高考频道

高考帝给学弟学妹的学习建议和忠告(2)

  • 日期:2012-02-08 11:34
  • 来源: 学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以我期末考为例子来说明怎么突击,说明考纲的核心地位。

  大学里有些科目有些人纯粹是靠临时突击来应对的。平时因为要学专业外或者由于一些活动等等的原因、我不少科目(比如高数、物理)平时没学过多少。不过一般考试前都有一天左右的空闲时间!

  这一天、足以让一个会学习的人而且会考试的人完美应对一场大学期末考!(我不是在教大家学坏哈。。。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阐述考纲的重要性。。。)

  当然、前提是这本书起码得会三分之一吧?如果一页都没看过书、一窍不通的话、难度就太大了,那一天不够~。

  上午。

  首先、用各种关系弄到几份这科目前几年的期末考试题(相当于高考考纲、或者本省高考题!)

  然后看课本目录、对比着考题把考点勾出来,然后再翻看另一张考题、继续勾考点,直到把卷子都弄完(一般这卷子很难弄、也就两三张)。这样下来,便很清楚的知道了要考什么。

  然后用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集中看考点对应的内容,这三个小时达不到对所有考点熟烂于心,只能是对所有考点(一般也就二十多个)有个大致的认识。看完之后、便知道了哪里难哪里易。

  然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做相关考点对应的课后习题,难的多做、简单的考点少做。打个比方、如果十个考点的话、做个15道题目就够了,难的两道、简单的一道。

  这一小时结束后、可以说你会对考试内容、难度、重点等核心要素有了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候也该吃饭了、叫外卖....

  等外卖、吃饭、午睡(其实是闭目养神、大脑依然在思考、毕竟时间有限嘛)加起来大概一个半小时吧,这段时间把之前整理的各个考点对应的核心公式多瞄几眼、同时联想做的课后习题里面与之相对应的题目。

  下午两点。

  通过上午的看考点、做课后习题、记忆公式,便有了应对这场考试的基本能力,但、真正的考题是什么样、难度如何心里还没底(毕竟刚开始看考卷只是为了知道考什么、毕竟几个小时前还没多少知识基础呢、怎么能看出题目的深浅呢?),所以下午就要利用好手里的卷子了!

  大学一般科目正常考试时间是2小时、但明显没那么充足的时间来完美的模拟考试了,所以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做第一套卷子,这时候的水平,能解出三分之二左右的考题,剩下的难题、放弃(这是突击、不是平时训练),然后用半小时的时间核对答案、把未解出的题弄透彻。

  下午四点。

  通过做考题、对考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考试有了个整体的感知,这时候是时候根据自己对这一科目考题的猜测、理解再回顾课本了,强化自己的不足,集中攻克一些难点。这一遍看书要有轻重、有选择,而且要很细致,对于必考的或者很可能出压轴题的考点开始尝试着做难度较大的习题。

  弄完之后、该吃饭了,继续外卖...同时继续熟悉公式。

  晚上七点、拿出第二张卷子,真正的模拟考试!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全局观、全局观、全局观、全局观!也就是我之前反复强调的不管时间多么短、你务必要用任何方法在考试前有了成竹在胸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来源于你完成了自己的既定任务(甚至你只完成了我所说的第二步、也可以说是一种程度的完成了任务、因为你大概了解了有什么知识、会考什么,而不是像开始时那样什么都不知道。 明白我这个意思吗?这种感觉、考试前的最后时刻、必须找到!),也可以来源于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成功,也可以来源于对知识的总体把握等等。

  晚上九点半、回归课本、考纲,将所有考点简略的在脑中一一闪现,有助于找到“那种感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