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高考生:考试出分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 日期:2013-12-13 09:48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高考生:考试出分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年一度的高考考分出来了,考生开始按照分数划出的跑道,奔向著名高校、奔向专科学校、奔向社会底层……

  考分是飞跃“龙门”的支点,但它是人生的支点吗?南京高级心理保健师李萍告诉记者,不是!

  人生支点,应该是你的特长,如果将特长放在最适合你的支点上发挥,你或许撬不起地球,但却能撬得起自己一生的成功。

  我们习惯按分数论英雄,所以不少考生将考分当作了人生支点。但是,考分的高低,虽有其必然性,但也有其偶然性,所以它不等同于人的水平,更不等同于人的能力特长。就因为将考分当作了人生支点,所以让不少考生陷入了迷茫,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要走出迷茫,唯一的是改变认知,发现自己!

  优等生考砸上二本

  个案:小柳同学梦想当杨澜那样的记者,目标是考上北大。她平时成绩很好,模考还是学校的状元。但她上了考场,也许是太紧张了,头脑很僵,做起作文来,才思枯竭,干巴巴的。

  分数出来后,别说北大了,连一本的分数线都没够上,她自信心备受打击,在青少年心理训练中心,她反复地问:我以后还能做成事吗?上二本还会有出息吗?我以后还会有好的发展吗?我的人生还会成功吗?

  点评:这位考生因考试中没能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才能,导致考分偏离目标,考砸了,就觉得人生理想的天空崩塌了。

  考试=学习能力+临场发挥,发挥不好,不等于实力不行。

  个人长期具备的能力,不要因为一场考试考砸就被否定了,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怀疑起现在和未来,而是面对现实调整心态和目标,在二本里挑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努力学,再考研,人生理想的天空,依然是明朗的。

  超常发挥后烦透心

  个案:成绩出乎意料地好,应是高兴的事,小米却反常地忐忑不安起来。

  他航空、军事、电脑,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涉猎,花在学习上的心思受到点影响,因此他的成绩在班上属中等水平,他原本只想考个二本,有个学上就行了,没想到他考试超常发挥,成绩远远地超过了一本线,他的烦恼也因之来了。

  首先是父亲逢人就夸他怎么怎么棒,而他却觉得这次是侥幸获胜,并没有父亲说的那么棒,因此听到父亲的夸赞,他总有一种心虚虚的感觉;

  再则,他不知道如何报志愿,报个好学校,尖子生太多,凭自己侥幸获胜的实力,哪能和他们竞争?如果自己的成绩太差,那不是太没面子了吗?

  点评:小米的烦恼,缘于不自信。他以为自己是侥幸获胜,其实是他取胜在“知识面宽,思维活跃,沉着应战”的结果。

  现在的教育,以成绩论高低,这样的评价标准,让他的自信,早就在原来的成绩平平中被打掉了,因此,导致他自我评价偏低,他需要重新建立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和系统,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

  拼命努力仍然落榜

  个案:小赵同学从外地转到南京某中学后,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他努力学习,希望能上个二本,对得起辛劳供自己上学的父母,但是考分下来后,连二本的分数线也没够上。

  他十分努力了,但仍没有上二本分数线,他不由得怀疑是自己的能力,他对心理保健师李萍说:“我真笨,我就是不行,您看事实证明我很笨!”

  李萍发现他几门功课中,物理分数较高,单科智商高,就说明他不笨。一问方知,他的物理老师很年轻,和同学称兄道弟,所以他喜欢物理,有什么不会的,也敢向物理老师请教。而其他功课,他只是闷着头看,不会的,就在家死想,想不懂,也就算了,这就是说,他并不是笨,只是学习方法不对头罢了。

  点评:才能,往往会被许多假象蒙住,如这位同学,因学习方式等问题,造成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笨,自信心也就没有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