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高考二轮复习解题能力大突破:名师预测2010高考作文(3)

  • 日期:2011-11-24 09:37
  • 来源: 学网整理
  • 浏览:
  • 字体:[ ]

  (1)国人强烈反对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

  (2)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其在巴黎拍卖;

  (3)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4)人们对此有种种议论。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就可以揣摩出命题人的意旨,就是要考生对文物造成流拍、称了国人之愿的蔡铭超的行为发表支持性、肯定性看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主旨,下笔才不会跑题,观点才不会偏离题意。试想,谁要是逆国人之愿去对蔡铭超发表批判性、否定性的观点,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

  2.积累素材。

  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强化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文章的。考生应注意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

  (1)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

  (2)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

  (3)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

  (4)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

  (5)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

  (6)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

  (7)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8)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

  同时考生还要明确素材积累的多种途径。如对“借”这一素材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

  从课本: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从生活:

  船要远航,离不开帆和桨,帆使船借助风力,桨使船产生动力。

  从自然:

  (1)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

  从历史:

  (1)诸葛亮巧借东风;

  (2)萧规曹随。

  从名人名言:

  如牛顿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搭建结构。

  好多时候老师都对考生讲,高考时要带着“作文”进考场。这说的不是准备作弊,而是要求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心中要明白自己熟悉的文章结构。最基本的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体裁常见的结构方式。如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线索串珠式、时空贯穿式、画面组合式、穿插回放式和巧设悬念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和对照式。有时考生不光要掌握这些大的框架结构,还要细化到每一个段落,如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如何进行论述。好多考生只会用简单的观点(分论点)加材料来论证,缺乏分析,没有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连接到一起。这就要在平时做好建构,如下面的例子: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论点)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贫寒人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读书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椤…(列举论据)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贫穷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上进,这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分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