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亮看来,在高考中,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答题技巧对于增分很有作用。
首先是审题一定要细心。有的考生唯恐时间不够,有的考生没有把握基本审题技巧,或者无视试题背景的暗示,或者忽视试题设问的指向,或者忽略不同小题之间的承接性,在没有弄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匆匆作答,这样就离题万里。也有学生爱凭“经验”作答,在考场上遇到平时似曾相识的题目,就机械照搬平日教师的参考答案,结果就会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其次是答题上,可采用一定方法。他介绍,聪明的考生可以根据观察该题分数,推测答题时观点的大致个数。在命题时,通常是5分一个观点,如果是6分题,通常包含1~2个主要观点或原理;如果15、16分题,通常包含2~3个主要观点或原理。而在答题时,最好用“列提纲式”方法作答,并且最好分层次答题,通常的一个套路是:“1.回答材料反映的观点或原理;2.解释观点或原理;3.联系材料进行分析”。
何亮说,列提纲式的好处是让评卷考师一目了然。并且,在答题时最好把关键字、词、句放在当眼位置。如果实在不能确定是哪个观点,一个虽然笨但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认为的可能的观点都写进去,因为对评分来说,老师会根据要点给分,写多了并不会构成影响,但也要注意不要罗列,把所有观点写上去,这也是大忌,分数也会很低。
常见问题及建议
命题人员或会“反猜题” 基础很重要
在何亮看来,我省考生在政治考试中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考生在复习和考试过程中要加以注意。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准确、深入,导致答题失误频频。重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但忽略全面阅读教材,忽视细微末节的第三层次的知识。高考命题必须考虑试卷的区分度,因此要在考核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以外,对难点知识进行考核。只要教材上出现过的知识,高考都可能考查,千万不能心存侥幸。
2.猜题现象严重,一旦猜题不中,则放弃答题。猜题押题是竞争性考试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心理。他们对某些“必考”的时事热点和相关知识原理进行反复演练,甚至按照预先做好的“标准答案”死记硬背。考试时一旦题目与此相关,则一股脑儿地往试卷上搬。一旦猜题不中,则“缴械投降”交白卷。其结果是某些主观性题出现大量的白卷或低分卷。事实上,命题人员只要花点心思“反猜题”,就可把我们学习中存在的投机行为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
3.面对陌生命题素材,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
高考命题素材包括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图画、符号等。文字资料可以来自教科书、中学生常读的报刊和互联网,也可以是专业书籍和专业刊物。如果素材取自专业书籍、刊物,引用的文字、数据和图表是完全陌生的,因此,不少考生不能明确试题的测试目的和意义,全面、精准的把握命题意图,从而导致审题错误。
备考建议
通过题型训练
提高 “四种”能力
1.知识专题的复习重在构建知识网络,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界定,分清易混点。
2.时政专题的复习首先立足于知识专题,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科内其他的知识及其他模块,并根据现实问题重构知识网络,展开训练。
3.通过题型训练,提高 “四种”能力。可选取近三年新课改有代表性的高考题,系统掌握常规题目的解题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特别要注意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论证能力。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