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七步之才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操改变对他的看法。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今天限你六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
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为计。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
成语典故:七步之才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成语典故:七步之才相关的作文:
- 成语典故:滥竽充数2013-01-08
- 成语典故:梁上君子2013-01-08
- 成语典故:两败俱伤2013-01-08
- 成语典故:狼子野心2013-01-08
- 成语典故:买椟还珠2013-01-08
-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2013-01-07
- 成语典故:名落孙山2013-01-07
- 成语典故:南柯一梦2013-01-07
- 成语典故:南辕北辙2013-01-07
- 成语典故:鸟尽弓藏2013-01-07
- 成语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2013-01-03
- 成语典故:牛鼎烹鸡2013-01-03
- 成语典故:怒发冲冠2013-01-03
- 成语典故:抛砖引玉2013-01-03
- 成语典故:七擒七纵2012-12-31
- 成语典故:千变万化2012-12-31
- 成语典故:杞人忧天2012-12-31
- 成语典故:千金市骨2012-12-31
- 成语典故:黔驴技穷2012-12-31
- 成语典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2012-12-29
- 成语典故:穷兵黩武2012-12-29
- 成语典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2012-12-29
- 成语典故:巧取豪夺2012-12-29
- 成语典故:塞翁失马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