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儿童确立作文中心思想的心理活动
乙:前些时候,我们讨论了“从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的一些心理学问题,老师们都很感兴趣。学生作文首先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感性表象和学习到的材料,这包括平日生活中所积累的素材,以及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等等,这很重要。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作文材料再丰富,不经过主体的选择、加工是成不了文章的。这就涉及到作文的构思问题了。袁老师,今天我们就从构思这一方面,来探索一下儿童作文的心理奥秘,好吗?
(一)作文构思一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
甲:好!儿童对作文的构思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拥有作文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概括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根据它选择所应写出的内容,明确所要叙述的事物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以确定先后次序,段落层次。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这就是所谓作文的构思过程。
乙:这就是说,作文的构思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一是概括中心思想;二是安排文章结构;三是选择词句表达。这几部分都很重要,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为了讨论得具体些、深人些,袁老师,我们是不是先集中探索第一步——怎样从材料中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儿童确定中心思想的心理规律。
甲:好啊!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作文和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作者向读者传递信息的过程。文章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作者在动笔前必有一定的写作目的,也就是必定有若干信息想要传递给读者。
乙:关于这一点,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写东西,全都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他还指出,即使是专门写给自己看的日记之类,也是想将现在自己了解的信息传递给日后的自己的。如果完全没有信息要传递,就写不出文章来。
甲:是的,文章作者的这种想要传递某种信息的愿望,就是文章“中心思想”产生的根源。在写议论文和一部分记叙文时,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思想感情,因此,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集中要表达的观点或感情。在写说明文和另一部分记叙文时,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告诉别人某种客观事物的情况,于是写作目的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形成作文中心思想的心理过程
乙:从儿童作文实践来说,他们文章的中心思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袁老师,您是不是举例给大家谈谈。
甲:可以。心理学研究表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深入思维的复杂过程,是作者对于感知获得的生活细节、事物的表象等感性材料加工改组的过程。
第五讲:儿童确立作文中心思想的心理活动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第五讲:儿童确立作文中心思想的心理活动相关的作文:
- 探索作文教学新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2013-12-26
- 自己修改作文2013-12-14
- 编写作文的提纲2013-11-30
- 第十六讲:让作文题成为儿童作文的诱2013-11-05
- 第十四讲:作文讲评的心理问题2013-10-22
- 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2013-10-22
- 第十二讲:顺应儿童心理培养自改作文2013-10-22
- 第十一讲:儿童自我修改作文心理分析2013-10-18
- 在快乐中生成作文 在作文中品味快2012-12-29
- 读故事,续写作文2012-12-12
- “真实作文”二步教学模式的探索2012-12-07
- 探索作文教学新路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2012-12-05
- 第十七讲:作文教学对教师动机和情意2012-11-29
- 第十五讲:儿童作文心理与作文命题2012-11-29
- 小学语文第九册作文指导(第五组)2012-11-23
- 小学升初中作文指导专列2012-11-23
-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英语作文小学生英2012-11-22
- 小学作文指导例谈2012-11-22
- 小学高年级想像作文指导设计-教学教2012-11-20
- 求真——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初探2012-11-20
- 小学作文指导2012-11-17
- 小学作文指导之如何开头2012-11-17
- 浅谈小学作文指导2012-11-17
- 谈“采访式”作文教学八法2012-11-14
- 上一篇:第三讲:捕捉作文材料的心理过程
- 下一篇:第六讲:改革教学 提高概括中心思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