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
“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的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并不来自于片中的可怕情节,而是来自于我对自我的拷问,“当没有任何规则制约时,你会做坏事吗?”我的答案竟是:我会!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潜伏的欲念,也许外面每个人心底都静置着邪恶,而禁锢邪恶的束缚一旦开启,那么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暴行。
我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我国古代儒学的中心之道,但古人云:无德必之,唯德必危。这就是说,没有强制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一点上说,法家倡导的“以法治国”才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儒家所谓“以德治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我们无法抑制欲念的衍生和流动,却可以约束由欲念产生的行为,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规则。我们的邪念可能将某种道德颠覆了千次万次,但带有惩罚性的规则使得邪念无从迸发,并扶正着道德之树,从而形成了法制社会。可谓“人性本恶,而人行总善。”
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未违背规则,纳撒尼尔·霍桑笔下的威克菲尔德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许是出自对流浪的热望,他在某一天离家出走,却只到离家仅有一个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并且一住便是二十年。这个离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读者不禁会由此丈量他距社会伦理道德间的距离,他违背了道德,脱离了本位,但我们不能说他有任何越轨行径,而老练的霍桑为我们解答了难题,他在最后写道:“在看似伤乱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被规范地放在某一个位置,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我们将被这个世界永远地地遗弃。”这个威克菲尔德将被事实上也的确为这个世界所遗弃。在这里,威克菲尔德违背的是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法则。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是的,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参加这样的“球赛”,就只有遵守所谓“规则”。
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相关的作文:
- 2003年高考广东省优秀作文《跨越情感2014-03-12
- 2003年高考广东省优秀作文《亲疏与认2014-03-10
- 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情役》--2003年2014-03-10
- 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歪曲的眼光》--2014-03-10
- 2003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武侯自责2014-03-07
- 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走出情感笼罩正确2014-03-07
- 高考优秀作文:爱莲说(2003年全国卷)2014-03-07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西安与南京--山与2014-03-03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稳中求胜2014-03-03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永远的葱郁 永远2014-03-03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最后的四十五分钟2014-02-25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水的成长2014-02-25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画2014-02-25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灵动与沉稳2014-02-22
- 江苏高考作文精选:《孔雀东南飞》新2014-02-22
- 云南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登:父亲,我爱2014-02-22
- 云南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登:挫折、痛苦2014-02-14
- 云南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登:那时花开2014-02-14
- 云南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登:列车·茶·2014-02-14
- 2005陕西高考优秀作文:2005四季,镌2014-02-11
- 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战 胜 脆 弱2014-02-11
- 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美 的 启 示2014-02-06
- 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谁 最 美2014-02-06
- 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我愿与诚信一生2014-02-06
- 上一篇: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走出“规则”
- 下一篇: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泥水里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