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指导之一(审题篇)
曾经有人提出,高考作文的评分应该将审题、构思、语言三者分开打分。这样一来,即使审题错误的作文,也能因语言优美、构思新巧而获两项高分,从而及格甚至获得更高的分数。据说这样能够避免一些会写的同学因一时之错而抱恨终生。笔者为其惜才之心而感动不已。但考生万不可以为真有此等好事。因为,此种做法会大大助长抄袭的恶习。试想,有人背熟他人佳作,文不对题却文采翩翩,该及格吗?
从往年高考作文评分看,文不对题的作文均在四类以下,今后也不会改变。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即便是作家的创作,即便是先有文章后命题目,标题若与作品没有某种契合,恐怕也不能算好题目吧?
所以,要在高考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得到的只能是空中楼阁。当然,有关部门一直强调,不要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这几年的作文题,也确实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作文的出现和盛行,也为此提供了可能。可是仔细分析历年考题,无论是话题作文的“为世博会设计主题”、“文化遗产问题”、“说‘杂’”,还是命题作文的“面对大海”,降低的只是审题的第一道坎———入门。而进得大门,徘徊不前的,少有高分;步入厅堂的,上一层次;入室详察的,方见别样风景。这就是说,过好审题关,方有佳作生。
如何算过好?“进门———登堂———入室”。换言之,“正确———独特———深刻”。徘徊大门,只知皮毛(正确);登得厅堂,必有发现(己见);入于内室,方见实质(深刻)。
具体做法是:先符合题意。若是话题作文,则围绕话题立意。若是命题作文,则分清类型,题目即观点,铺展成文即可;题目为论题,确立自己观点;比喻类比型,联想社会人生。再选择角度。话题作文,角度众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点深入即可;命题作文,就自己初步形成的观点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答案,从中确立的新观点便有了新意。如还有余力(时间),便可入室详察,无论何种文体,都对已经有新意的观点再作深究,从两个角度去想:“为什么”、“还有什么可补充的吗?”,往往,“别样的风景”会扑面而来。
以命题作文“打开另一扇窗”为例。入门者只空谈“打开另一扇窗能有新的发现”,登堂者会把另一扇窗的内容具体化,入室者则想着从这一扇窗和另一扇窗的比较中探出新意和深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题工作岂不是打开一扇扇新的窗口吗?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上海高考阅卷作文中心组负责人。以“立体教学法”为特色从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往年高考作文评分看,文不对题的作文均在四类以下,今后也不会改变。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即便是作家的创作,即便是先有文章后命题目,标题若与作品没有某种契合,恐怕也不能算好题目吧?
所以,要在高考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得到的只能是空中楼阁。当然,有关部门一直强调,不要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这几年的作文题,也确实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作文的出现和盛行,也为此提供了可能。可是仔细分析历年考题,无论是话题作文的“为世博会设计主题”、“文化遗产问题”、“说‘杂’”,还是命题作文的“面对大海”,降低的只是审题的第一道坎———入门。而进得大门,徘徊不前的,少有高分;步入厅堂的,上一层次;入室详察的,方见别样风景。这就是说,过好审题关,方有佳作生。
如何算过好?“进门———登堂———入室”。换言之,“正确———独特———深刻”。徘徊大门,只知皮毛(正确);登得厅堂,必有发现(己见);入于内室,方见实质(深刻)。
具体做法是:先符合题意。若是话题作文,则围绕话题立意。若是命题作文,则分清类型,题目即观点,铺展成文即可;题目为论题,确立自己观点;比喻类比型,联想社会人生。再选择角度。话题作文,角度众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点深入即可;命题作文,就自己初步形成的观点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答案,从中确立的新观点便有了新意。如还有余力(时间),便可入室详察,无论何种文体,都对已经有新意的观点再作深究,从两个角度去想:“为什么”、“还有什么可补充的吗?”,往往,“别样的风景”会扑面而来。
以命题作文“打开另一扇窗”为例。入门者只空谈“打开另一扇窗能有新的发现”,登堂者会把另一扇窗的内容具体化,入室者则想着从这一扇窗和另一扇窗的比较中探出新意和深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题工作岂不是打开一扇扇新的窗口吗?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上海高考阅卷作文中心组负责人。以“立体教学法”为特色从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高考作文复习指导之一(审题篇)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高考作文复习指导之一(审题篇)相关的作文:
- 历届高考作文题目2013-08-03
- 2007广东高考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2013-08-03
- 06广东高考作文: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2013-08-03
- 高考作文阅卷:“潘金莲”一文经过32013-06-15
- 教师来信:关于2002年高考作文及学生2013-05-25
- 高考作文观点令人担忧:学校是牢房,2013-05-14
- 2000年高考作文综艺搞笑版2013-05-14
- 专家谈高考作文模仿现象不一定是坏事2013-05-14
- 江苏教育专家质疑高考作文2013-05-14
- 江苏教育专家质疑高考作文“发展等级2013-04-16
- 北大教授评高考作文题2013-04-16
- 10年高考作文什么在变,什么没变2013-04-16
- 高考作文用材料说话2013-04-16
- 高考作文辅导:大胆推测,揭示原因2013-03-27
- 上海:高考作文卷面不洁扣分2013-03-27
- “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高考作2013-02-24
- 2002年高考作文题 全国卷 北京卷 上2013-02-24
- 京沪粤高考作文题点评2013-02-24
- 剖析高考作文题目:未成年人不能承受2013-01-26
- “命中”考题 高考作文是河北一老师2013-01-22
- 如何看今年高考作文题 四网友评论针2013-01-22
- 高考作文为何眼熟 “撞车”原来纯属2013-01-16
- 规则?选择? 名家写手写今年高考作2013-01-16
- 棒喝时代:高考作文 何必杜撰虚假故2013-01-16
- 上一篇: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的启迪
- 下一篇:话题作文之五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