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中考如何填报志愿(2)
- 日期:2012-07-11 09:05
- 来源: 学友上传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最终填报的3个平行志愿应该是:A、跳一跳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B、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或略低于自己位次的“保守”学校,C、思想和情感上可以接受的“垫底”学校。
◆填好第一志愿
由于中考的录取工作除提前录取以外,是分三批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前一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比后一批学校高,所以在不同批次录取的学校中,考生应分析报考哪一批学校对自己较为有利。
在同批次录取的学校中,考生应依次排出若干所“最理想的”、“理想的”、“较理想的”学校。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分析哪所学校作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将“最理想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把握不大,不妨将“理想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以此类推则可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只要能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考生总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不想去的学校不要填报,否则就失去了被下一所学校录取的机会,还浪费了招生学校的招生名额。
◆保持志愿间的梯度
志愿间的梯度,是指考生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之间的距离。由于同一批录取的学校投档线不尽相同,同一所学校中的各专业投档分数线也不尽相同,所以考生填报志愿有一定的梯度,就可以保证在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情况下,顺利地转入第二志愿。
◆决定权归属应有弹性
选填中考志愿,事关学生的未来。理智的家长,应该尊重和支持孩子对未来的选择。孩子也应多和父母沟通。高中阶段教育有着不同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性质、任务、学制、培养目标、办学体制甚至连收费标准都不相同。作为家长,需加强对孩子的理想教育,积极鼓励他们立志成才。高中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初步定向,家长应通过对填报志愿的参与和指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家长还应注重孩子素质发展,充分考虑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对符合孩子条件和实际需要的志愿要大胆鼓励填报,不搞包办代替,充分尊重他们选择意愿,以免造成孩子被学校录取而不愿报到或报到后不努力学习的被动局面。
◆临界生要求稳、优秀生要把握好梯度
有实力的学生,志愿明确到学校;实力不足的学生,志愿明确到可选范围;成绩中等偏上的临界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最大。
临界生支招:求稳。理由有三:1、选择就是为了赢得主动,求稳就是保住自己的选择权;2、同一批次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差不会太远,没必要盲目追求名校;3、勉强进入重点高中,也会因基础较薄弱而学习吃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自信减少,这对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不利。所以,求稳也并不吃亏。
优秀生支招:1、认真填好平行志愿的“A”志愿,特别是提前批和第一批的第一个志愿;2、志愿之间要有梯度。上下两个志愿之间须有30分左右的差距,以适当拉开各志愿之间录取分数和学校等级之间的差距,防止考取了高分数,却因两个学校录取分数太接近,影响了投档,错过了理想学校;3、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应多权衡“鸡头”与“凤尾”及学校的培养能力,关注自己更长远的发展。
◆“是否服从”栏的选择
这是因为招生学校或专业较多,考生不能一一填报,为弥补考生自报志愿的不足,所以设置了这一栏,录取过程中时间紧迫,当一些考生不能被所填志愿学校或专业录取时,招生部门可以根据考生在“是否服从”栏内的意见,来决定能否向其他学校或专业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