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扬长补短,多读佳作
近年来绍兴的中考语文试题特别注重知识积累,灵活运用和能力考查。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时,要“强整合,强链接,强运用”。
无论是做两道阅读理解题还是写读书笔记,关键是读懂、读透文本。在日常阅读训练中,如果文章较长,特别需要耐心;读文章既要注意明示信息,也要把握隐含信息,当然还要审清题意,就需要细心;考试紧张,要平静心态尽快进入文本,少一些杂念就需静心。
每位学生在作文方面都有长处和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扬长补短”。要巩固长处,并善于进行自我分析,找准提升空间。作文再好的同学都会有某些方面的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写作的不足。
在复习备考时间里,写整篇文章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没时间写整篇的作文,教师可将重心转移到经常让学生拟一拟写作提纲,甚至一个题目拟几种提纲。这样花时不多,效果却不差。
复习阶段教师要重点抓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梳理自己三年来的作文,使之归纳整理。其次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社会,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并把最有意义的、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最后读一些一题多作的优秀作文,对比着读。
中考数学
通法通解,查漏补缺
近几年绍兴中考数学试卷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平时对问题能多思考、多钻研的学生比多做题、埋头苦学的学生更易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原因在于中考数学试卷命题的导向。
导向一:重视“双基”创新。中考不再只考查学生积累了多少“双基”,而是要求学生运用“双基”解决具体问题,注重实际背景下的运用。
导向二:注重实际运用。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对统计、概率的考试分值逐年增加,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各省市中考的必考题。
导向三:注重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叠加型转化为知识、方法和能力综合型,尤其加强了创新能力型试题。如折叠问题,不光只考查学生利用相似、全等、勾股定理的计算证明,有的还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备考方略:
1.学生复习要以教材为本,精读教材,并紧跟老师的节奏进行系统复习。
2.为了保证中考试题能“正确、整洁”地完成,平时测试做好审题关、表达关、书写关。做到“小题大做”,保证会做的题目不会做错;对综合题做到“大题小做”,能把它分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
3.平时练习要多归纳数学思想方法,注重通法通解。同学们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不要过分追求技巧。
4.查漏补缺,力争万无一失。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分数不高,不少是会做的题做错,这其中有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平时较差的书写习惯、毛糙的审题习惯所致,改正这个坏毛病,关键在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有恒心。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