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频道

“90后”父母家庭教育的九大基本策略(2)

  • 日期:2011-12-03 10:31
  • 来源: 望子成龙
  • 浏览:
  • 字体:[ ]

  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优裕生活条件,只是生理需求。这是最底层的需要,而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需求,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建议父母们在关心孩子生活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关心孩子的心灵。

  策略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温暖的家是“90后”一代最重要的幸福标准。一个家庭无论多么贫穷,只要家里有幸福恩爱的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最富有的。父母要尽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温暖的成长环境。

  策略三:维护孩子的尊严

  “90后”一代是权益意识增强的一代,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把自己的意志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孩子,忽视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父母要给孩子话语权,要多维护孩子的尊严。

  策略四:玩耍时间孩子说了算

  承载着父母的高期望,“90后”一代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玩耍时间里,父母要退一步,让孩子自己做主。

  策略五:相信孩子的自主理财能力

  告别了贫穷的“90后”一代,手里有了存款和零花钱,在消费方面更加自主。时代给了他们新的挥洒天地,但他们必须成长为懂得理财的一代。

  策略六:向孩子学习

  “90后”是生活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环境下的一代。信息传播便捷迅速,使儿童与成人的界限消失,成人懂的他们懂,成人不懂的他们也懂。这些不仅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在媒介使用方面,他们甚至已经成为父母之师。因此,向孩子学习并加强引导,或许是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

  策略七:平等是代际沟通的桥梁

  对于自我意识增强的“90后”一代,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把平等放在首位。

  策略八:尊重孩子的朋友

  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几乎是孤独的一代。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灵就要关注他们交友,培养他们的交友技能,因为伙伴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最重,伙伴是父母不能代替的。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策略九:做老师的朋友

  要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孩子,父母还需要加强家校沟通。毕竟,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的第二个重要生活场所。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能做到上述几点,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有所改善,对孩子也不会再感到陌生,冲突自然就会减少。

  “90后”的特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曾联合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内容涉及少年儿童的心理、价值观、学习、闲暇、消费、媒介接触等方面。调查对象涉及河南等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学校,均为1990年以后出生。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90后”身上有如下特征:

  特征一:充满自信但较为脆弱

  “90后”一代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更加认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自我发展充满期望。这说明今天的少年儿童更加自信,更加认可自身价值,对未来期望更高。但仍有一部分少年儿童情感脆弱,整日被焦虑、抑郁、烦躁、痛苦的情绪控制,难以轻松快乐地生活。

  特征二:富有理想但不甘平凡

  “90后”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幸福的理解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科学家、教师、医生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特征三:重视维权但时常受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