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幼小衔接重点是做好四个过渡

  • 日期:2013-09-22 09:02
  • 来源: 中小教育
  • 浏览:
  • 字体:[ ]

  导读:随着小学招生期的临近,不少大班孩子的家长很纠结:“我儿子就知道吃和玩,怎么看也不像个要读小学的人。”幼儿在幼儿园较为自由,到了小学则需要系统的学习,因此幼小衔接重点是做好四个过渡:“心理过渡,培养独立意识;物质过渡,不与同学攀比衣着;习惯过渡,我是小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能力过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羊城晚报讯) 近年来,家长对幼小衔接越来越重视:数学、英语、语文、珠心算……怕孩子上学跟不上,恨不得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都教给孩子。但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呢?家长们又理解多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心孩子趴在起跑线上。”采访中,专家如此断言。

  40%儿童幼小衔接不顺利

  “孩子只要进学校就撞墙,说要自杀。”去年9月刚“晋升”为小学生的浩浩令妈妈张女士很担心。张女士最后“招供”———原来入学前的那个暑假,她给浩浩请了个家教,帮他“恶补”语、数。“想必孩子是被逼怕了。”张女士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像张女士一样把“幼小”衔接理解成提早教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孩子是否已经在有计划地学习汉语拼音和算术?”上周,带着问题,记者走访多家幼儿园大班,而家长的答复几乎都是肯定的。一位奶奶称,孙子读的是公办幼儿园,老师没有教数学和拼音,但周围的孩子都在学,于是家里花了一两百元给孙子报了个拼音班。

  “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做过一项关于幼小衔接的调查,调查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幼小衔接不顺利。”陈老师就职于越秀区一所重点小学,作为多届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陈老师体会很深:“我们发现,许多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特别胆小、孤僻,甚至上课尿憋急了宁可尿湿裤子也不举手请求上厕所。有的孩子上课不会听讲,作业不明白也不问;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别人稍碰一下就告诉老师……”

  家长重识字忽略习惯培养

  老师们强调,出现“异常”的不只是学生,家长的“病征”更严重。“记得一次让孩子们做《家庭成员的属相、年龄、兴趣爱好》的调查,但很多孩子没交,原因是家长跟孩子说写拼音、做算术题才是作业。”林老师是广州天河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开学之初,如何让学生按时交作业成了她最头痛的事。

  她曾对一年级新生做过一项口头调查:“晚上爸爸妈妈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有的小朋友答妈妈教他写字,有的答去学珠心算……“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角色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快乐’开始变得不那么简单。”林老师说。

  林老师介绍,还有一种家长主张“让孩子撒开来玩”,“不要求幼儿识字、算术,同时也忽略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做法似乎也欠妥。”

  老师们认为,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就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人际交往不良、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等。

  幼小衔接关键做好四个过渡

  那到底该如何让大班的孩子积极向小学新生“靠拢”?


  上周五,在华师附属南国实验小学的“幼小衔接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校长一次又一次提醒幼儿:“小朋友要记得:手放脚上,背挺直,眼睛看讲台,脸上带笑容”———这是他们成为小学生前上的第一课。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