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2011幼升小:家长应对幼升小的感悟(2)

  • 日期:2013-02-26 11:45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大家都知道,现在小学和初中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公立小学和公立初中一般是不允许选择的,按地段划分,摊上什么是什么,以示公平。说真的,要是摊上的那一个达到二流水准也就罢了,要是摊上的那一个是三流四流乃至不入流的呢?当然了,按照上海的教学平均水平,就算是不入流的那一等,应该也会比盛开爸爸小学就读的村小好。可是,作为一个亲妈而不是后妈,谁甘心就这么罢了?怎么也得扑腾一下不是?

  所以,择校的第一步,其实是从自己住处对口的学校开始研究的。按照就近原则,一般说来,离家最近的那一所公立学校往往就是对口学校。可是,保险起见,还是应该查查资料,确认一下。好在现在乃是信息社会,在网上就可搞掂这些。先根据住处是哪一个区,查到所在区教育局的官网,再在官网上搜出去年的招生公示,一般情况下,附件里就有极详细的学校对口居委的情况。如果你查到对口学校那是一所以民工子弟为主要生源的学校,自然着急。如果你对口的那所学校是一所一流甚至超一流的公办学校——啊,不要以为就可以咧着嘴笑了,事实上,你就更应该纠结一下啦:因为如果有一所这样的学校在,那么,周围适龄儿童一定会很多很多很多!一所小学一般也就160个学额,如果对口人数超过这个学额的话就要上交资料到招办去排队:先是上海户口,再是引进人才类居住证(后者基本上已经没有轮得到的可能性了)。上海户口又按户口所在年限排队,再按户主是否直系亲属排队,再按是租房还是买房排队。一般情况下,直系亲属、有房产证、迁入三年以上基本没问题,但不是绝对的。要是遇到超一流学校,说不定有大量具有远见卓识的家伙在结婚之初就购买了该处学区房……如果没有排进这所学校怎么办?招办会统筹安排的,再次根据就近原则,统筹到附近别的学校去。至于具体会被统筹到哪一所学校就只有天晓得了。那么,是不是对口学校是二流的就安全了呢?原来我是这样认为的,今年发现,唉,也不尽然啊!俺为盛开选的那所二流公办学校对口学生,还不算11年迁入户口的、不算持引进人才类居住证的,就有207人。还是得排队!!唉!这种情况不受控制的感觉,说真的,很糟糕。(当然,其实排队还不算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摇号!)

  于是,不愿意听天由命的人们研究完家旁边的那所学校之后,自然会将目光落向附近或者相对附近的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往往就是名校,竞争激烈的程度,类同抽奖。以著名的世界外国语学校为例,面试那天,老校长一场又一场地给等候在厅里的家长讲:“今天来的孩子都很优秀,可是我们学额实在有限……不录取是正常的,录取……”下面家长曰:“是不正常的。”是啊,近五千人竞争约120个学额,那个录取比率远远低于高考也。这样的学校,绝大多数家长带着孩子去面试的心态其实蛮不错的,就是去碰碰运气再加上开阔眼界。

  所以,在名校和对口学校之外,我们还不得不关注到另一些介乎两者之间的东东:如某些政策较为松动,允许面向全区或者全市招生的公办学校。如准一流或者二流民办学校。这些学校也要面试——当然,现在政策并不准许小学面试,于是包括名校在内,所有面试都被冠名曰“校园活动”。并且所有的学校都不会说他们是在面试。

  于是乎,明面上择校说到底就是两条路:一、买学区房。这个必须趁早,保险起见最好结婚就买!!二、面试。结婚就买好学区房的家伙当然是少数,所以,在我看来,除非那种特别淡定特别沉得住气的家伙以外,每一个家庭在面对幼升小这道坎的时候,都会去面上那么几次。区别仅仅在于有的面一两所,有的面七八所而已。

  一旦认清这个形势,恭喜你,你会发现,大幕华丽丽的拉开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