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促成家长择校的主要原因还是西安市基础教育不够发达,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家长需求。一所名校校长曾经很坦白地说,学校违规组织招生考试,一方面是为了招收好生源,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在希望入学的人数远远超过学校容量的情况下,只好通过考试来决定学生的接收与否。而对想方设法挤进名校的家长来说,当然不会去举报,一则没有任何收据,而且一旦彻查,家长在得到退款的同时,孩子也无法继续在被举报的小学就读。
义务段薄弱学校治理值得期待
市教育局去年发布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地区的教育和薄弱学校,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与公正。
市教育局规划用5年时间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趋于更加合理。其中包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努力改善教师待遇,稳定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并且采取优质公办学校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等方式,积极帮助薄弱学校搞好教学改革,以“强校”带“弱校”,建立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本区县范围内的校际定期轮换制度,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在经费投入上对规划定点学校的改造采取倾斜政策,城市教育费附加将优先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加大对农村规划定点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投入,加大校舍维修资金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治理义务教育段薄弱学校80所,治理结果值得期待
教育的责任
其实上学难的问题在西安市已属痼疾,只是以前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上初中难,上高中难,孰料如今连上小学、甚至是上幼儿园都难,家有儿女的家长们提起为孩子上学花费的精力、财力都是一肚子苦水。
问题已经出现,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理应负起责任。
小学上学难已经清晰地折射出西安市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中存在的问题,敦促着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管理体制,强化政府义务教育办学责任,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新途径,努力办好每一所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学校,促进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也许教育部门也有苦衷,可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以积极态度解决问题,至少是缓解问题。而目前家长们实实在在切身体会到的却是乱招生的愈演愈烈,乱收费的价码越来越高,不能不让人怀疑教育部门的治乱力度和治乱的效果。
要切实负起教育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似乎应当更积极一些,更坚决一些,让家长们尽快感受到教育的公平、公正。 (记者陈新)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