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还是“让步”?
和虎妈、钱文忠的观点不同,在网络上教出“哈佛女儿”的“猫爸”也很有市场,代表了另一种教育“成功”。“猫爸”常智韬先生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他女儿常帅坚持跳舞12年,经常因奔走演出而“翘课”,却能在上海七宝中学年年获得奖学金,去年被哈佛大学录取。
“东西方的教育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并无上下优劣之分。”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说,在常帅小的时候,“猫爸”常智韬其实非常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行为的规范,而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比如高中阶段则越来越放手。仇忠海说:“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在孩子能自己把握人生、把握学习时的‘放手’,而不是从小就放、彻底放任孩子散漫。我以前看美国的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发现在西方,家长在强调孩子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在生活中注意理性地引导,并非真正‘一放了之’。”
在现实中,宽严相济成为许多父母选择的教育方针。同济幼儿园女孩章洁的母亲钟圣琴告诉记者:“除了在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层面的管教约束外,我对孩子是比较‘温柔’的。”
“成就和挫折元素是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手段,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更好更全面地运用两种手段,帮助孩子科学地自我定位,帮助孩子不仅走向学业的成功,更走向人生的成长。”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说。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