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辅导 > 正文

高一心理论坛:青春期孩子带“刺”不奇怪(2)

  • 日期:2011-09-04 08:59
  • 来源: 优学
  • 浏览:
  • 字体:[ ]

  所以,爸爸妈妈们,请记住——对于青春期的我们,按常理出牌肯定不行,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华帖

  从生活入手去改变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否则事事代劳,反而会与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相矛盾。其次从权威的影响向客观的分析引导过渡,因为社会的迅猛发展,父母常常一开口就显得很外行,权威性渐渐丢失。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问题、挫折之后,只是需要来自父母的客观分析和引导,而且,这种分析和引导还应该是朋友式的。

  再次,要耐心持久地与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接近孩子,发现优点,给予鼓励,并学会“示弱”,为孩子创造超越家长的机会,凡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局限学习方面),都要夸赞,进一步引向孩子学习。注意万不可只重视学习,再加上许多父母付出了很多,对孩子的要求顺势拔高,出现比较持续和厉害的不满情绪,影响与孩子的一切交流。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小时候对事物的认知性不强,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与帮助。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孩子成长,依然对孩子指手画脚,当然会让孩子厌烦。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孩子上五年级了,我依然像以往一样,问孩子老师表扬了没?今天作业多不……直到有一天,孩子大叫:“妈妈,老师表扬有那么重要吗?作业多你能替我吗?”

  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忽然变了样,我很是吃惊。庆幸的是我没有发火,而是对自己进行了反省: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而做妈妈的却依然把孩子看做是没有长大的小毛孩,为孩子规划着每天的生活,重复着说了多少年的话,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后来,我不再处处提醒儿子,而是有意让儿子自己安排学习生活,遇到了疑难,再做指点,儿子在独立生活中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从帖子中可以看出,这位妈妈把孩子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生活,把孩子本应承担的责任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学习本是孩子的事情,家长过多的干涉,只会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压力,感到是在为别人而学,从而产生厌烦逃避心理。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跟帖

  家长要会索取“爱”

  吴女士(高一孩子家长):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如此一来,日久天长会在孩子心中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父母的爱是应该的。因此,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一般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聪明妈妈不妨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当然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

  不要开口就下“命令”

  白女士(初一孩子家长):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不要开口就是下命令,“你应该……”“你不能……”如此一来,在孩子心里,你只是一个领导。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要让他感觉受到了尊重。我平时就会这样考虑,我会说:“老妈提醒你,剪那样一个发型,可能会让老师有意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