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养成慷慨大方的美德。然而,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度。如果孩子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担心伤害别人,不敢拒绝别人,这样的结果就可能是伤害了孩子自己。
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拒绝、敢于拒绝、善于拒绝,让孩子活得真实明白,活得开心快乐?高一学生家长吕女士昨日来电讲述了她的困扰。
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林瑛认为,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说不,不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学习一种如何与人交往的处事技巧。
讲述
对同学,儿子总是有求必应
吕女士(高一学生家长)
或许是因为从小对儿子的教育中我们一直在渗透“分享”这样一个概念,因此,儿子一直不是那种小气的孩子。小时候小朋友来家里,他会把柜子里的所有玩具都搬出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哪怕是他自己最心爱的那个变形金刚,他都肯让出来给小朋友先玩个尽兴。
上小学了,班上经常有同学向他借东西,有时是一支笔,有时是一块橡皮,有时是一本书……对同学的要求,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些同学借走东西忘记还了,儿子也从来不会主动问同学要回来,只是自己没东西用了才会回到家里告诉我们,又缺什么东西了,迫不得已我们只好为他准备和添置新的用品。
或许是因为儿子为人大方慷慨,在学校学习表现各方面也都不错,人缘也挺好的,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他。上了中学以后,儿子对同学和朋友的要求仍然是有求必应,尽管有时候,我发现儿子对同学、朋友的有些要求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可他还是不知道怎么拒绝。
平时,有同学身上钱带得不够多要买教辅或是吃饭问他借钱,他也总是从来不会说“不”,遇上好几回同学忘记还钱的事,他也都保持沉默,有时问他你为什么不提醒同学?他的回答是“那多不好意思”。
上周,有三个同学一起邀他去鼓浪屿玩,他内心十分不想去,因为在暑假刚开始的那一周,他已经和另外两个同学去过鼓浪屿了,可是他又觉得不好意思拒绝这三个同学,于是,他这个假期里竟然去了两趟鼓浪屿。他就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忍拒绝同学。
我们告诉儿子:并不是所有人的要求都得接受,不要去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更不要打肿脸来充胖子,没有原则、一味迁就、顺从别人是不可取的。这个道理我想儿子应该也是会明白的。
这些天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纰漏?孩子不会对他人说不,是因为爱面子还是其他?到底该如何教会孩子敢于拒绝,善于说不?
点评
不懂拒绝容易被人左右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敢于拒绝,善于说不”,别说孩子了,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得好。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他们能够有健康的社交关系,教会孩子学会说“NO”又是家长们不得不做的功课。
要教导孩子,作为家长自己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要说不,什么时候要说不。概括起来,无非三种原因,一是“不可以”,一是“不愿意”,还有就是“力所不及”。
什么情况下 “不可以”?当对方的要求违背了我们做人的原则,甚至违反了道德和法律的时候,那么就是“不可以”的情况。比如要求考试帮忙作弊、要求一起逃学去玩、要求帮着欺瞒老师家长……更严重的,比如吸毒、打群架乃至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情况下不懂得拒绝,被人左右,绝对是害人害己。
什么情况下 “不愿意”?最常见的,是别人的要求和自己的意愿或者计划相冲突。就比如吕女士的孩子所遇到的情况,同学有事向他借钱,借了不还,甚至借了再借;同学邀请一起去玩,但自己已经去过了很不想再去……这就是“不愿意”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懂拒绝,就会委屈了自己,让自己不开心。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