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3
慢是体贴
是暖到心里的一句话
祝禧(小学校长)
好一个“孩子你慢慢来”,好一个“用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等待一个五岁的孩子从容去做一件事情。这“等待”意味着什么呢?一份耐心还是一种宽容?一个欣赏还是一腔期盼?一种信心还是一股力量?
回到现实,我们面对的孩子不过都只是10岁左右的年纪,我们问自己:我们学会等待了吗?今年,学校一(1)班来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笑坤。好大气的名字,一定是爸爸妈妈特意起的。因为先天疾病,笑坤走路非常困难,两腿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坚实。上楼梯、去厕所,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怎么办?在一次集体晨会上,我向全校学生讲了笑坤的故事和他需要的帮助。从那时起,小笑坤成了全校师生关心的孩子。“笑坤,你慢慢来!让我来扶你上厕所。”老师说。“笑坤你慢慢来,让我来背你上楼梯。”清洁员顾阿姨说。“笑坤,你慢慢来,我来领你去计算机房。”孩子们说。
“孩子,你慢慢来。”一句话,暖到心里。“孩子,你慢慢来,前面的路还很长,你要从容走好每一步。”面向操场,我对孩子们说。
观点4
慢是成长
给孩子自我生长的时间
周慧慧(小学教师)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很完美,以至于稍一出错,就横加指责。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没有几个家长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时,会考虑到“健康快乐”四个字。不是吗?平日里个个都是惹人喜爱的小精灵,可是一犯错,怎么就被家长训斥得像一只受了惊的小动物了呢?其实,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应当给予孩子在学习上更多宽容和耐心,让孩子有自我生长的空间和时间。
不仅仅孩子要慢慢来,家长心态也要“悠着点儿”。求学的道路是那么漫长,现在又提倡“终身学习”,没有必要在那么一个点、一段路上对孩子苛求。社会的浮躁,人心的浮躁,造成人们的急功近利,逼疯了家长,逼伤了孩子。人的身心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性,因此生命生长的规律是不容违背的,否则迎接我们的将会是灾难!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