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编辑部与太原市教育局联合召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主题座谈会,邀请在职或退休的校长、老师及家长、学生代表,通过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诠释和阐明“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好学校”、“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学校”,以宣扬目前国家倡导的、符合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的育人新理念,同时,为营造更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好学校献计献策。这也是太原晚报之前的“身边的好学校”介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将来宾的发言摘编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校长、老师们说:
“学历证明,不是能力的证明”
———成成中学初中部校长范永丽
发言时,范校长先讲了一个事例:讲座上,教授问一位母亲:“您希望未来女婿是个怎样的人?”母亲想了想开始罗列:“有发展潜力、身心健康、道德品质良好、意志坚定……”
在一片会意的笑声中,范校长说:“群众需要的人才是这样的,但不少家长和学校如今却只重视学业成绩,如此,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吗?”
“目前,一些所谓的好学校,只抓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牺牲学生的兴趣、自由、全面发展为代价,来取得高分,若干年后,孩子仅仅收获了一沓学历证书。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学历证明,并非是能力的证明,也不是人生成功的证明。因此,一个好的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将他培养成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一个幸福、快乐的社会人。”
她认为,家长不应仅考虑学校知名度、老师、学生群体如何,更应该考虑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以及学校的学科优势、孩子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等。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
———退休教师、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原校长王景湛
老校长开门见山:“不论啥事,适合自己的,才是好。”
他从吃饭穿衣说起:“前段时间到欧洲旅游,年纪大了,吃不惯、也消化不了西方的食物,同行的人带着方便面,吃了觉着真好。”他又指了指自己的衣服接着说:“再说穿衣,像我这么大年纪,就穿得素淡一点,要是穿得花里胡哨的,别人就该叫我老妖精了!”
紧接着,老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上学也一样,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以我从教的经验看,人的智慧是个常数,一个人这方面好,其他方面就差点;这方面不行,其他方面也许很出色。比如学习成绩稍差的,也许体育成绩就非常棒!总之,每个人都有长处,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那些能将孩子长处最大程度发挥出来的学校。只考虑‘成才’、不考虑‘成人’的教育,是培养不出真正人才的。”
“孩子的发展比家长的面子更重要”
———十二中语文教师董萍萍
谈起社会上部分家长热衷“择名校”,董老师按捺不住,马上举了几个身边的反面典型。
她说:“前不久,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考、两个亲戚的孩子中考,都考得不好。究其原因,我认为跟当初家长‘择校’失误分不开,这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但在升初、高中时,家长们想尽办法,让孩子进了本市的名校,结果孩子跟不上名校的节奏,功课一天天落下来,最后考不好,也在预料之中。”
“以我教过的四百多个学生的经验看,当初学习好的孩子,未必在社会上发展得都好。部分家长‘以分数论英雄’,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一味想办法‘择名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其实,不少家长‘择名校’,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所以,我们就得问一句:是家长一时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快乐重要?”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