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公婆太宠爱孩子了,什么都顺着娟娟。3年下来,娟娟变得特别任性。”在广州一家私企上班的年轻妈妈赵女士告诉记者。
“娟娟脾气很大,不高兴就摔东西。有一次我生气了,让她自己把玩具捡起来。结果爷爷跑过来,说不用娟娟动手爷爷帮忙哦。” “娟娟穿着鞋在沙发上踩,我说不可以。奶奶却说没关系、脏了奶奶洗。” 赵女士抱怨,老人家总爱装好人,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她实在忍无可忍,跟公婆大吵了一顿。
两代人教育观念的矛盾,在很多家庭中多少都有体现。
刚做母亲的阿云 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女儿7个多月,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要用手去抓。“她一碰花草就能顺手掐一朵下来,老人觉得宝宝喜欢就让她去摸,可我觉得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爱护花草的习惯,要对宝宝说不。”
隔代教育的弊端不仅给孩子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也造成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意见冲突。甚至对孩子平日的吃喝、生病问题,都矛盾重重。
家住广州越秀区农林下路的邓小姐说,“我家小宝发烧,姥姥说要捂出汗才好,我说三岁以内的小孩要散热才行。”“我婆婆是北方人,爱让孩子吃面条,才1岁多,搞得孩子消化不良,晚上总哭。我说了她就不高兴。”
“广州妈妈网”上,关于隔代教育是爱还是害的讨论也很热烈。
网友“女侠客”说,一天下班看见孩子居然坐在家里阳台上,把我吓坏了———当时他只要往后一翻身就能摔下去。我责问老人,老人说玩一会不会出事的,以前的孩子都是这样玩的啊。
“80后”阿铃对记者说,老人家确实有自己的一套“育儿 经”,可有些观念已经明显过时。“你指出来,他会嫌你不够尊重他,觉得我们年轻,没有经验。”
蒋小姐不得不把老人请了回去,自己雇两个保姆照顾孩子。“我宁愿把每个月赚的钱花在保姆身上,也不想跟老人之间闹矛盾,太烦了,伤不起。”
专家观点
●明确孩子教育大原则
“隔代教育问题的焦点似乎都在孩子身上,但潜心一想,它引发几层关系中隐藏的矛盾。如果决定让老人带小孩,一定要先明确对孩子教育的大原则。年轻父母是家里的主心骨,要共同商量出一个争议解决机制。如果不是原则性的教育问题,年轻人与其过分跟老人计较,不如多花些时间陪陪孩子,加重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
年轻人也可以帮老人订阅一些育儿方面的杂志,用这种软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美国催眠治疗协会认证催眠疗愈师木蓝
●两代父母要沟通协调
“隔代教育,应看成是一种两代父母之间的合作。大家必须达成共识,否则贸然在一起肯定会出问题。出了问题就要去协调沟通 ,不能各持己见,特别不能当着小孩子的面去争执。两代父母要互相表达彼此的想法,心平气和地去谈。在孩子还不到上幼儿园年龄时,年轻父母又不能放弃工作,如果家里有老人愿意带孩子,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 老师陈筱洁
●年轻人要多让步
“对隔代教育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老人不一定带孩子方面就比年轻人好,也不一定比年轻人差,关键还是在于协调。年轻人要多让步、多主动,因为有意见的更多是你们,对老人的教育不满必须去想办法沟通,否则就该自己多带孩子多教育孩子。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张博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