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电流的磁效应

  • 日期:2009-06-26 08:1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电和磁有没有联系?这是先人经常思索的问题。“顿牟缀芥,磁石引针”说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性。电力和磁力都遵守平方反比定律,说明它们有类似的规律。但是相似性并不等于本质上有联系。17世纪初,吉尔伯特就断言,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库仑也持同样观点。然而实际事例不断吸引人们注意。
     例如:1731年有一名英国商人诉述,雷闪过后,他的一箱新刀叉竟带上了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在莱顿瓶放电后,缝纫针磁化了。电真的会产生磁吗?这个疑问促使1774年德国一家研究机构悬奖征解,题目是:“电力和磁力是否存在实际和物理的相似性?”许多人纷纷作实验进行研究,但是,在伏打发明电堆以前,这类实验很难成功,因为没有产生稳恒电流的条件。不过,即使有了伏打电堆,也不一定能立即找到电和磁的联系。
     例如,1805年有两个德国人把伏打电堆悬挂起来,企图观察电堆在地磁的作用下是不是跟磁针一样也会改变方向。这一类的尝试当然是不成功的。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也做起了这一实验。他信奉康德的哲学,认为自然界各种基本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奥斯特在1812年就在论文中写过:“我们应该检验的是:究竟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类似的作用。”他深信电和磁有某种联系,就像电和发热发光的现象有联系一样。他在通电的导线前面放一根磁针,企图用通电的导线吸引磁针。然而尽管导线灼热了,甚至烧红发光了,磁针也毫无动静。
     1820年4月,奥斯特在作有关电和磁的演讲时,尝试将磁针放在导线的侧面,正当他接通电源时,他发现磁针轻微地晃动了一下,他意识到这正是他多年盼望的效应。经过反复实验,奥斯特终于查明电流的磁效应是沿着围绕导线的螺旋方向。1820年7月21日,他以拉丁文简洁地报导了60多次实验的结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