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

  • 日期:2009-07-02 08:27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当然,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没有及时地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并不完全是由于勒纳德的触发假说占了压倒优势,因为不久这一假说被勒纳德自己的实验驳倒。爱因斯坦遭到冷遇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而他提出遏止电压与频率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并没有直接的实验依据。因为测量不同频率下纯粹由光辐射引起的微弱电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直到1916年,才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obert Millikan,1868—1953)作出了全面的验证。他的实验非常出色,主要是排除了表面的接触电位差、氧化膜的影响,获得了比较好的单色光。他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①:“实验样品固定在小轮上,小轮可以用电磁铁控制,所有操作都是借助于装在(真空管)外面的可动电磁铁来完成。随着操作的需要,真空管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到后来可以说它简直成了一个真空的机械车间。所有的真空管都要进行这样几步操作:
     (l)在真空中排除全部表面的全部氧化膜;(2)测量消除了氧化膜的表面上的光电流和光电位;(3)同时测量表面的接触电位差。”密立根自称为“真空机械车间”的实验装置图,主要的部件就是一支结构复杂的真空管。
     他选了三种逸出功较低的材料——Na、K、Li(均为碱金属)作为光阴极,做成圆柱形,装在小轮W上,用电磁铁操纵转动方位。剃刀K用另一电磁铁控制,一边旋转,一边对圆柱形电极表面进行切削,刮掉电极上极薄的一层表皮,让新刮出的新鲜表面处于真空中保持清洁。然后将光阴极转至对准电极S的位置,以测量其接触电位差;再转一个角度,对准窗口O,接受光的照射,同时测其光电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