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手抄报:
元旦 春节 迎新年 元宵节 植树节 清明节 青年节 母亲节 端午节 父亲节 中秋节 教师节 国庆节 重阳节 万圣节 感恩节
圣诞节 六一儿童节 三八妇女节 我的中国梦 世界无烟日 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生手抄报
> 专题手抄报:
读书 数学 英语 语文 历史 汉字 诗歌 童话 法制 科技 秋天 乡情 雷锋 军训 廉洁 文明 普通话 防溺水 爱牙护牙
保护环境 低碳生活 垃圾分类 节约用水 勤俭节约 创建文明城市 爱路护路 讲文明树新风 珍爱生命 我爱文学 心理健康 我爱我家
北京精神 红领巾心向党 祖国在我心中 民族团结 交通安全 消防安全 食品安全 防震减灾 安全教育 热爱祖国 国防教育 感恩教育

语文手抄报:何为“愿景”?

时间:2015-06-09 09:44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连宋在大陆行的言谈中多次使用了“愿景”一词,这是祖国大陆主流传媒中过去难得一用的语词。特别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让“愿景”一词赫然正式出场,体现了祖国大陆方面在语词的使用都非常尊重对岸同胞的习惯与创义。

语文手抄报:何为“愿景”?

点击放大图片

  尽管很多读者与我一样,都是第一次见识“愿景”一词,但还是不难从字意上以及该词在句子中的所处来的地位进行理解,我想大概就是“心愿”或“愿望”加“远景”的意思,也许这算得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不过却也萌生了探究“愿景”来龙去脉的欲求。

  海峡两岸在40年(1949-1989)的隔绝中,产生了一些语词使用上的差异,十多年前柏杨曾惊呼出现了“两个文化”的现象,我也顺着惊呼编了《海峡两岸用语差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等书。不过,现在看来是大惊小怪了,这些差异或特殊用语在两岸的交流中不但风雨不惊,而且还不断地十分自然地被相互吸收或悄然化解,有的还不时为两岸交流平添了开心的语趣,记得“瓶颈”一词登陆时还让我颇感新异,但没几个月在大陆就耳熟能详了;而祖国大陆现在已经不大使用的“政治挂帅”一词竟赫然出现在宋楚瑜清华的讲演里,活灵活现!宋先生本人对两岸语词的差异也相当关注,在清华的演说里就例举了两对:硅谷/矽谷、智慧财产权/知识产权。其实还不止,译名就有甘乃迪/肯尼迪,再有就是这个反复出现的“愿景”了。

  查了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编撰出版的大型语词工具书《大辞典》,并没有收入“愿景”一词,我本人参加编著的《大陆和台湾语词差别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也没有收入该词,可见它的“词龄”不大,很可能不过几岁而已。但“后生可畏”,特别是随着连宋来访,已经高频率地出现在海内外几乎所有的华文报刊里,有可能还会有幸成为2005年使用频率最高的汉语新语词!

  我发现“愿景”一词与英语VISION(眼光、远见)一词关系密切,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英语单词的翻译应运而生的,抑或出现了“眼光”或“远见”等有时无法更为贴当或更为有力的传达VISION的含义时,就催生了“愿景”一词。在近年一些企业的管理、营销和励志性的翻译图书里,先海外后内地,《VALUE & VISION》译为《价值与愿景》、《HOOVER‘S VISION》译为《愿景——一个企业成功的秘诀》等,我以为含义丰满的“愿景”一词相对确切的含义当是“远期的愿望”、“长远的目标”或“努力希望达到的图景”。

  欢迎你,我们海峡两岸共同的新语词——“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