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拐卖15年:走出窑洞到医院接受治疗(2)

  • 日期:2012-10-15 10:40
  • 来源: 学习方法
  • 浏览:
  • 字体:[ ]

  当日一大早,本报记者和川渝企业家以及成都电视台和内蒙古电视台记者一行20多人来到榆树梁村看望川女曹小琴,刚进村口就看到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官员在曹小琴家门前的山坡上等待着。当天来到曹小琴家里的有和林格尔县分管民政的樊玉根副县长和县民政局、妇联、公安局等部门的领导以及大红城乡的领导。

  当日,和林格尔县政府由副县长樊玉根牵头,成立了由民政局、妇联、公安局、医院等部门组成的事件处理领导小组专门处理此事。樊副县长说:“一直以来,我们对曹小琴家都给予了照顾,其中两人入了低保,由于曹小琴的户口原因,暂时不享受。对于此事,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要求我们特事特办,由政府出钱为曹小琴治病。”

  与此同时,筹备中的内蒙古川渝商会的部分会员也带着米面等慰问品,专程前往榆树梁看望老乡并且对小琴的治疗给予全程关注。

  今日初步检查

  当日下午2点30分,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的120救护车把曹小琴接到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大红城乡党委云书记在医院垫付5000元后,医护人员开始为小琴梳洗。

  下午5时许,曹小琴住到了病房。护士告诉记者,曹小琴入院后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偶尔自言自语几句。护士动情地说:“这么年轻,这么漂亮,怎么遭遇了这样的事情,看了真让人痛心。”

  记者透过医院的窗户看到,曹小琴玩弄着自己新换的病号服,不时地自言自语着。隔着窗户,记者把拍到的照片打开给她看,当翻到小红和毛蛋照片的时候,曹小琴嘴角微微颤动,眼角湿润了……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的黄大夫表示,目前首要的工作就是为她清洗、安抚,22日上午进行第一次检查。一直在医院等待的和林县、大红城乡两级领导表示:希望内蒙古晨报及其他的媒体能帮忙尽快找到小琴家属,“我们想及时见到他们”。

  我们接你回家

  这是记者三进曹小琴榆树梁的“家”。视力范围之内的所有景象让记者赶到欣喜和宽慰。

  黑窑洞换了新容颜

  曹小琴的“家”有了明显打扫过的痕迹。

  在此之前乱糟糟的院落如今也整洁起来,曹小琴一人所住的西窑窗外,原有的玉米秸堆已经不见,院子里散落的玉米秸和羊粪也被清除,尚存的羊粪味已不似先前那般刺鼻。

  “你今天的屋子收拾得很干净,谁帮你收拾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正欲回答的刘二针却被妹妹刘二女抢了话:“都是他收拾的。”

  在曹小琴住的西窑里,玉米秸依然残存,但是炕上铺了一层草席,还放了一床被子,曹小琴的草席上也多了一床褥子。那口连着炕的大锅也被刷洗干净,而另外一口曾经供曹小琴方便的锅则不见了踪影。

  东窑的炕上,也重新换上了被子。锅台上仅有的一个柜子看上去也很清洁。

  记者见到曹小琴的时候,她已经穿戴完毕,刘二针今天也打扮一新,似乎在有意等待记者的到来。“今天她穿起来挺漂亮的。”记者为曹小琴的变化感到欣慰。而曹小琴的“小姑子”也一再提到曹小琴今天因为高兴,所以穿了衣服,至于高兴的原因,刘二女说自己不知道。

   乡音唤醒回家意识

  曹小琴穿着比较整齐的衣服站在院里晒太阳,头发胡乱地用一根红绳系在一起。她被周围的人团团围住,脸上仍旧是记者第一眼看到她时的痴呆表情。

  “小琴,小琴,小琴”,这是曹小琴远在四川的妈妈在呼喊曹小琴(成都电视台记者电话连线到曹小琴的妈妈),尽管是17年来首次听到来自母亲的呼唤,但曹小琴依然没有任何反应。我们无法得知曹小琴此时的内心,这样的局面持续了5分钟左右,曹小琴依旧一语不发。

  乡音响起,亲人的呼唤持续,曹小琴的情绪也有了些许变化,嘴角开始抽动。几分钟后,曹小琴张了张嘴,她的口型是“妈”,她喃喃着,然而却没有发出声音。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