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 人們已经有了一定的确定方位的方法.最早大概是很简单地以日出处为东, 日没处为西.进一步的观测使人們发现, 一年内日出与日没因时间而异, 且有较大的变化, 但每天日影最短时太阳的方位则是不变的, 於是就把這时太阳的方位作为定南北方向的依据;其后就有了观测一天内太阳的出没方向, 先定出东西, 再定出南北的定位方法.
在农牧业发生的初期, 人們是根据物候现象來掌握农牧的时节的.我們的祖先最早大约很重视对红色亮星"大火"(心宿二)的观测.传说早在颛顼时代就有了"火正"的官, 他专门负责观测"大火", 根据其出没來指导农业生产.后來曾有一段时间, 由於氏族混战, 观测中止, 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到帝尧时设立羲和之官, 恢复了火正的职责.据推算, 约在公元前 2, 400 年左右, 黄昏在东方地平线见到"大火"时, 正是春分前后, 即正是春播的时节, 所以关於"火正"的传说当是可信的.像這样以观测天象來确定四时季节的方法叫"观象授时".
古史还相传黄帝时代已有了历法.不过, 近年有人认为, 获得考古资料印证的, 还是关於帝尧时已有历法的传说.《尚书·尧典》中說, 帝尧曾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到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去观测天象, 以编制历法, 向人們预报时节.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