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发明, 必须先具备纸张、笔、墨等物质条件, 具备刻印的工艺技术, 掌握反文印刷原理.這些物质技术条件在我国早已具备.
自汉代发明造纸以后, 纸作为一种方便的书写材料, 逐渐得到发展和普及.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纸已普遍被采用, 产量和质量都有相当高的水平.东汉时发明的人造松烟墨到魏晋时已相当精妙.现存晋代、六朝墨迹, 虽经一千四五百年, 仍然墨光漆黑, 字迹如新.松烟墨既是优良的书写原料, 也是印刷的上好着色原料, 用它印成的字字迹清晰整齐, 不会模糊漫漶.由於我国主要使用烟墨, 没有油墨, 這是直至清代还是木刻印刷盛行的一个原因.至於刻字技术, 历史更是悠久.此外, 用在丝织品上精巧的镂版印花技术以至石刻上的摹塌技巧, 也为人們提供了关於印刷的启示与经验.
正是在這充分而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应时而生了.雕版印刷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为原料, 虽然刻字费工, 但由於木刻工艺简单, 费用低廉, 印刷便捷, 较手写传抄优越百倍, 因而深受人們欢迎, 而不断被推广和传播.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