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省实并不算历史特别悠久的中学。但就是这所曾经在老广州心中也只能属二线重点的年轻中学,如今却跻身全国十大名牌中学之列。
“很多人问,为什么省实的学生那么能玩,搞了那么多业余爱好,还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解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关键问题。”郑炽钦说,省实的答案是搞好课堂的教学创新。
据介绍,省实的课堂教学与其他学校一味加难或单纯教授课本知识不一样。它首先解决的是整体达标问题,把知识点都讲透了,打好基础,才会兼顾个性发展。
那怎么知道有多少学生听得明白?省实建立起一个年级备课长例会制度,每一阶段都会组织备课长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有时是对某一课提前备课,集体研讨,有时则是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学生。
由于强调的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的“发展率”,追求的是个体的进步和课堂的最大利用,所以很多省实学生课堂内对知识的吸收率很高,不用课后加码补课,因此就有了实现多元发展的可能,大部分学生“既玩得,又学得”。
■对话
省实当家人谈素质教育:
不去“选择学生”
为学生创造机会
记者:在您看来,什么是素质教育?
郑炽钦: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学观念和教育追求。就是你这个教育是以追求升学、成绩为目标还是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
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设几个琴棋书画班,或者搞几个体验生活的活动,更不是说不要分数,不考试,不留作业的机械,而是更多地扪心自问:这种教学能不能健全孩子的人格,能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叫什么名堂的“教育”都会变质。
记者:那怎样才能做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郑炽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培养什么人,培养人的什么,怎样培养人。
省实的答案分别是:培养出品学双优、体艺双全、身心双健的人;当中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多元发展;培养的落脚点就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堂教学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争取主动地发展,主动学习,比补多少课、请多少家教都有效。课外活动就是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