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美术教学 > 正文

创新欣赏过程,享受美术乐趣(2)

  • 日期:2012-06-24 08:38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一席话逗得同学们都笑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美术欣赏教学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也很少有统一性,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自主欣赏中,学生的欣赏诠释了学生的悟性,释放了他们的灵性,再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这样的欣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体验情境,乐在课堂

 

美术作品中有许多情感等待我们去体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这些内容单纯靠老师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针对学生的特点,巧设情境,让学生将作品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感悟,去进行深层次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僵化和盲目崇拜的良好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尝试失败、鼓励和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

 

巧拟角色,亲身体验。

 

如在教《掷铁饼者》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掷铁饼的人体,让他们上台表演,一个个都认真地体验这一动作。体验人体在运动中的重心稳定和空间结构问题。了解作者在刻画这一作品时的巧妙构思: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验这一被称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的名作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和表现力。

 

巧用媒体,渲染氛围

 

多媒体技术则为美术审美化教学渲染课堂氛围、营造情感场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作品中描述的情景配上优美的音乐生动鲜明地再现出来,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情感溢于胸中,充满欣赏的的激情。如在《走进非洲》一课,配上《刚果河之恋》的乐曲,让同学们在这神秘、古朴、粗旷、充满生机在氛围进行欣赏。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