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薄弱班的兵家智慧(3)

  • 日期:2011-12-01 09:37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三、声东击西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直接批评的接受率只有20%,而对间接批评的接受率却高达80%。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通过分散对方注意力,突出次要问题,隐藏主要问题,使其产生错觉,从而在有利的时机用最佳的方案解决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时常,老师会为一些班级日常事务而找学生谈心,如处理同学间的矛盾、物品失窃、中学生早恋,或者为了激发学生进取心、集体荣誉感等,如果老师直截了当去质问学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此时,老师不妨跟学生聊一些与其特长或爱好有关的话题,以消除戒备心理,增进感情。当学生被情理感化后,思想上会出现波动,有的会强烈的反思自己的行为。记得我曾接任的班级中有个学生很有才气,除了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外,还写得一手好字,但就是有点眼高手低,"不拘小节",每周的值日工作他都不能很好完成,学校检查评比时老被扣分。为此,劳动委员屡次批评他,他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当我获悉这一情况后,我有意接近他,跟他从古代书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说到现代的郭沫若、沙孟海、舒同……。等他听得入了迷,我却话锋一转说:"常言道,自如其人,但遗憾的是,你的字却与你人不大一样啊!"这位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再娓娓道出事情原委,那位学生当即脸红耳赤,我继续开导道:"一个字,只要有一笔没写好,就会影响整个字的结构,结构散了架还谈什么书法。同样,我们班是一个大集体,一个人不努力也会影响一个班集体啊!……"以后这位学生在值日上有明显改进,他的集体荣誉感也大有提升。

    人人都有自尊,也有自知之明,有些事情从正面谈起,就会发生摩擦,如果采取迂回战术,兵不血刃,又能殊途同归,何乐而不为呢?

    四、欲擒故纵

    "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拒绝,为自己增加筹码,达到教育的可能性会更大。

    前面所述的老师在对待"后进生"态度上,都体现了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老师的谈话几乎想象绵绵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那么和蔼可亲。长此以往,也容易在某些学生心里形成该老师"不凶"、好欺负的印象。所以对待那些思想比较顽固和霸道的学生,老师不妨收缩一点笑脸,义正词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如说:"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只好通知你家长了……",或是"我对你已爱莫能助,去校长室吧……",再或是借助派出所、少管所等社会力量"吓唬"他一下,灭其嚣张气焰,使其内心产生一点恐惧感,从而增强正义一方的力量,削弱他的邪气,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