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在商品经济不断冲击,人才观念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如何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因势利导,促其进步,仍然是值得经常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在教学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感到为后进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露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从学生本身看。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有强烈的表现欲的。他们不在这方面显露,就在那方面逞能,勃勃的青春活力是无论怎样也压抑不住的。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根据后进生的才能、天赋、兴趣,有意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使那些在学习领域里暂时还没有力量做出成绩的学生,能在其他方面找到表现自己的天地。这样,他们就会在同伴中感受到良好的自我价值,他们渴望受到关注和表扬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并在自觉荣耀的基础上,树立自尊心,增添自豪感,不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逐步跻身于先进行列。如果他们得不到显露自己的机会,整天过的是受老师批评,受同学歧视的日子,就会越来越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失去前进的动力。
从新的人才观念看。多年来,我们学校和教师要求学生成才的观念,一直跳不出“全”的框框。由此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涌现了为数不少门门功课都行而门门都不精的所谓全才。实际上,其中有许多人不是人才而是庸才。相反,我们对在其他功课都平庸,但在某一学科很突出的学生,对文艺、体育或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往往以升学无望而统统归于差等生之列,不被重视。
如果能打破旧的人才观念,对这些注定开学无望的差等生让他们在中学阶段频频“露脸”,显示自己的才能,就像早期的“定项培训”,可能将会影响和决定他们终生的职业和前途,谁敢肯定他们就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呢?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名星的成功,常常是从中学乃至少年时期的爱好特长被人发现而开始成长起来的。
从教育方法的对比上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毋庸置疑,这位教育大师的话确属经验之谈,但细究起来,总觉得近似“守株待兔”。教师不能消极地去等待,其一时间太长,其二收效在两可之间。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时机,帮助“露脸”,变消极等待为积极挖掘,将更符合“积极主动,有意识地施加影响”的教育思想,也能更快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从减轻班主任负担看。过去对后进生,一般都是只堵不导,一味用清规戒律约束他们,结果顾此失彼,“乱子”防不胜防,搞得班主任整天忙于处理各种事端,神经紧张,那里还谈得上创造性地去工作呢?而这种方法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想正事,身干正事,无意惹事生非,从而把教师从忙乱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