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励教育与批评教育相结合,擅于用爱去鼓励学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淘气,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
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但我们也应清楚教师好的动机,通过批评方式也不一定能变成美好的现实,过多的批评只能打击学生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非常善于鼓励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言行时,教师就及时给予鼓励,即使学生表现出不当的言行时,教师也应竭力淡化学生的问题,甚至通过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来缓释他们精神上的压力。
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适时鼓励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透彻了解学生,然后才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鼓励学生;其次,鼓励学生学习时应着重于他该干什么,着重于学生行动后的自我满足感,当教师鼓励学生时,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次恰当的表扬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评定,由此进一步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