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自身实践与他人经验相结合,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努力构建具有本班特色和个人风格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
如果把一个学校比做是一个生物体,那么一个班级便是学校的一个细胞,是学校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技能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学生学风的好坏,素质能否全面提高,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态度如何、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否恰当等,在学生的成长中,班主任起着导航、摧发、定向的作用,基于班主任工作的这种重要性,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是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在我任班主任的十年中,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惨痛教训;有过桃李芬芳、吐香遍野的快慰,也有过煞费苦心、无能为力的尴尬,但我却深深体会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选择了班主任工作,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耐劳,选择了无私奉献,选择了甘当人梯,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做一名好的班主任,必须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虚心求教,从中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但一定要与自身的特点和所带班级相结合,因为任何时候的照搬,那就是教条主义,就必然会在工作上走弯路,甚至遭受挫折,这在中国历史上已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便是照搬俄国和共产国际的经验理论,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自身的剧变,我本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带班主任时,硬搬别人的做法,我性格“柔”,但硬搬别人的“刚”,结果使学生与自已形成了对立,搞起工作来异常艰难,所以在提高自身素质,吸取别人精华的同时,要与自身的特点和所带班级相结合,从而构建具有个人风格和本班特色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