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化简(第二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化简比的重要性。
2、熟练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谈话复习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法来化简比的? 化简比的结果一定是什么形式?对前后项有什么要求? 活动二:练习1、 化简比15:21 0.25:1 2、 判断正误,并说说理由。a、化简比的结果一定是最简整数比。b、比的前项不能是0。c、60分:3小时的最简整数比是20:1。d、化简两个数的比就是求两个数的比值。 3、 判断对错,说出原因并改正。:1=100:60=10:6:=1:3:=08:01 4、 书第52页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并说说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谁来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可以问问学生每个杯子中,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几比几。 5、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面积的比( ),比值是( )。 活动三:小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化简比?化简比有什么要求? 活动四:知识延伸那我们前天学习了求比值,你还会求 27:54的比值吗?板书:27:54=1/2如果这个比的后项不知道,你能求出来吗?把54该成x。 再试一试:x:0.12=2/3 学生边回忆边复习1、比的基本性质2、除法的商不变性质3、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结果一定是比的形式;前后项一定是整数;而且是互质数。 找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讲评。 学生判断对错,说出理由,并看看怎样是正确的。 学生判断对错,说出理由,并看看怎样化简是正确的。 1、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2、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两个问题;糖与水的质量比;最简比)3、解决问题,得出结果 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结方法和要求。 学生求比值。 学生解方程,求x找一生板演,讲评。 学生试做,找一生板演,讲评。 课后反思:我把比的化简分为了两节课,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基于前一天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辨析题,让学生分析;通过比的化简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册中有关于比的方程题,所以我适当地加了这种题型的练习,防止学生做作业时不知所措。通过今天的这节课,学生对比的化简掌握的就很不错了。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化简比的重要性。
2、熟练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谈话复习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法来化简比的? 化简比的结果一定是什么形式?对前后项有什么要求? 活动二:练习1、 化简比15:21 0.25:1 2、 判断正误,并说说理由。a、化简比的结果一定是最简整数比。b、比的前项不能是0。c、60分:3小时的最简整数比是20:1。d、化简两个数的比就是求两个数的比值。 3、 判断对错,说出原因并改正。:1=100:60=10:6:=1:3:=08:01 4、 书第52页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并说说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谁来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可以问问学生每个杯子中,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几比几。 5、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面积的比( ),比值是( )。 活动三:小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化简比?化简比有什么要求? 活动四:知识延伸那我们前天学习了求比值,你还会求 27:54的比值吗?板书:27:54=1/2如果这个比的后项不知道,你能求出来吗?把54该成x。 再试一试:x:0.12=2/3 学生边回忆边复习1、比的基本性质2、除法的商不变性质3、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结果一定是比的形式;前后项一定是整数;而且是互质数。 找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讲评。 学生判断对错,说出理由,并看看怎样是正确的。 学生判断对错,说出理由,并看看怎样化简是正确的。 1、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2、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两个问题;糖与水的质量比;最简比)3、解决问题,得出结果 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结方法和要求。 学生求比值。 学生解方程,求x找一生板演,讲评。 学生试做,找一生板演,讲评。 课后反思:我把比的化简分为了两节课,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基于前一天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辨析题,让学生分析;通过比的化简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册中有关于比的方程题,所以我适当地加了这种题型的练习,防止学生做作业时不知所措。通过今天的这节课,学生对比的化简掌握的就很不错了。
和比的化简(第二课)相关的教案:
- 综合性学习设计——算出它们的普及率2015-06-19
-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6-19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题2015-06-19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6-19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015-06-19
-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2015-06-19
-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9、列方程解2015-06-19
- 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一课时:2015-06-19
- 第六课时 大树有多高2015-06-19
- 复式条形统计图2015-06-19
- 整数和小数2015-06-17
- 百分数(四)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2015-06-12
- 六年级利息教案2015-06-12
-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2015-06-12
- 百分数(五)折 扣2015-06-12
- 《纳税》教案 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案2015-06-12
- 《分数乘分数》教后反思2015-06-12
- 《圆锥的认识》说课2015-06-12
- 合理存款2015-06-12
-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2015-06-12
- 第五单元 百分数 教学计划2015-06-12
- 第二课时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2015-06-12
- 圆的面积(二)2015-06-12
-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2015-06-09
- 上一篇: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案
- 下一篇: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