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北京市2002年开始自主命题,2003年开始有独自的《考试说明》。四年来,北京卷试题从全国卷的基础上出发,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作为地方自主命题,所受束缚相对较少,命题组的个性特渐露峥嵘。这些个性特征体现着命题组对语文考试,乃至对语文教学深层次的思考。今天,我们尝试认识这些特色,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
一、2005年北京试题知识含量增加,这种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二、《合欢树》阅读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合欢树》在文学鉴赏的要求上可说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大步迈得考生们极不适应,本来已经让学生最为头痛的大阅读,这次更应是答得惨不忍睹。
1、首先,看阅读文本的选择。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阅读文本,更体现出理性色彩,说理的意味比抒情浓,作者的情感没有那么含蓄和深沉。这次在文本选择上完全不同,选了一篇意蕴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点是没有生字生词障碍,没有背景知识障碍,不会因文外因素干扰阅读。较少情感体验障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却不易。作品的情感线索并不明显,需要读者认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语句影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显示了命题人在文本选择上的要求——这样的文本将是考查的重点。
而我们平时训练缺乏。
2、学生的阅读问题
问题很多,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
学生读文章缺少句间关系意识,他们不愿一句一句读,也就不能根据句间关系整合出新的意义;他们缺少主旨意识,不能根据文章主旨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回答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他们缺少统观意识,只会根据支言片语做出判断,也就不能答出第一段与后边真正的结构联系;他们缺少文本意识,忘记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说,而是想着自己怎么说,于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我’以前厌烦母亲”的荒谬结论。
3、教师应当起的作用。
阅读能力提高无捷径可言,但浮躁的心态使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误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找准答案,因此,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我一直不太主张情绪化的批判考试题,我总相信,命题人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题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时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即使我们的学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们的题目出得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这次有些题确实是这样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看做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新的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试题,吃透学生答题情况基础上。
这就是《合欢树》试题告诉我们的。
一、2005年北京试题知识含量增加,这种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二、《合欢树》阅读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合欢树》在文学鉴赏的要求上可说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大步迈得考生们极不适应,本来已经让学生最为头痛的大阅读,这次更应是答得惨不忍睹。
1、首先,看阅读文本的选择。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阅读文本,更体现出理性色彩,说理的意味比抒情浓,作者的情感没有那么含蓄和深沉。这次在文本选择上完全不同,选了一篇意蕴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点是没有生字生词障碍,没有背景知识障碍,不会因文外因素干扰阅读。较少情感体验障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却不易。作品的情感线索并不明显,需要读者认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语句影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显示了命题人在文本选择上的要求——这样的文本将是考查的重点。
而我们平时训练缺乏。
2、学生的阅读问题
问题很多,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
学生读文章缺少句间关系意识,他们不愿一句一句读,也就不能根据句间关系整合出新的意义;他们缺少主旨意识,不能根据文章主旨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回答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他们缺少统观意识,只会根据支言片语做出判断,也就不能答出第一段与后边真正的结构联系;他们缺少文本意识,忘记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说,而是想着自己怎么说,于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我’以前厌烦母亲”的荒谬结论。
3、教师应当起的作用。
阅读能力提高无捷径可言,但浮躁的心态使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误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找准答案,因此,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我一直不太主张情绪化的批判考试题,我总相信,命题人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题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时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即使我们的学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们的题目出得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这次有些题确实是这样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看做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新的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试题,吃透学生答题情况基础上。
这就是《合欢树》试题告诉我们的。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2015-07-14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015-07-14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2015-07-14
- 《野兔》教学反思2015-07-14
- 《盐的世界》教学反思2015-07-14
- 《天窗》教学反思2015-07-14
- 《菊》教学反思2015-07-14
- 初一语文《观舞记》的教学反思2015-07-14
-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2015-07-14
- 《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2015-06-24
- 《生死相随的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4
- 《鸟的天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015-06-24
- 《小海星快回家》课后反思2015-06-24
-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2015-06-24
- 《旅行家树》教学反思2015-06-24
- 《梅兰芳练功》教学反思2015-06-24
- 《我爱三峡》教学反思2015-06-24
- 《茉莉花》教学反思2015-06-24
-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2015-06-22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015-06-22
- 《春雨》教学反思2015-06-22
- 《观潮》教学反思2015-06-22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2
-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2015-06-22
- 上一篇:“有必要同情弱者吗?”-《走一步,再走一步》反思
- 下一篇:《琥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