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已学过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大家自由地、快速地读课文,读完以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学生自读。
3、学生谈自己读懂的,并提出问题。
(老师相机指导、板书)
4、大家觉得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学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指导感情朗读。
1、提出练读要求:重点放在对话上,并且要注意读出感情。
2、学生小组讨论、练读。
3、点名让学生朗读陶罐、铁罐对话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奚落”、“傲慢”、“谦虚”、“更加轻蔑”、“恼怒”等词的含义,并准确读出相关的语气。
4、学生相互点评朗读的质量。
三、分角色表演。
学生推荐“演员”上台表演(老师提示:注意神态的变化)。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指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第二部分大内容。
五、深化体会。
1、文章读过了,演过了,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体会)
3老师小结:做人应该谦虚,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多向别人学习。
六、拓展思维。
1、引导学生谈谈陶罐和铁罐两者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大家说得不错,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编这则寓言,然后概括地讲出来,先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3、学生小组交流,改编故事。
4、学生把自己改编的故事进行全班交流。
七、课后延伸。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有收集的材料,编一则寓言故事;然后召开一个故事会,互相学习一下。
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平分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15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2015-06-12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02015-06-09
- 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路旁的橡树》教2015-06-09
- 《珍珠泉》教学设计22015-06-08
- 26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2015-06-08
- 《赵州桥》教学设计52015-06-08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2015-06-08
- 25、《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2015-06-08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2015-06-08
- 《花钟》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2015-06-06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32015-06-06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22015-06-06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32015-06-06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教学设计)2015-06-05
-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15-06-05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2015-06-05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82015-06-05
- 《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5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15-06-05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2015-06-04
- 《荷花》教学设计52015-06-04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52015-06-04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2015-06-04
- 上一篇:《矛和盾的集合》词语理解
- 下一篇:《珍珠泉》案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