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渔歌子》,自学生字词。
2.通过赏画、吟诵、想象与写话,理解词意,并能投入词中感受意境。
3、借助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思路本设计力图以赏画的形式,吟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而丰实的语文实践,还原张志和这位诗词书画大家作品中的“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意境,丰满对词人张志和的认识,体会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词的吟诵,根据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意境。
教学难点读出词的韵味,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一、了解作者,揭示课题
1、介绍张志和。
2、揭题,读准词牌“渔歌子”。
3、看到“渔歌子”这个词牌,想到什么?
二、诵读词文,初感词义。
1、生自由读词,要求把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2、有层次地指名诵读,点评,齐读。随机渗透词和诗的区别。
三、想像意境,读出词中画,。
(一)说说对词的初步印象。为什么觉得美?
(二)预设a:读出词中的景物
1、边圈出词中景物,边借助课文注解理解。
2、学生交流景物,并随机理解。
3、边想像边美美读9种景物
预设b:词中有画,透过词看色彩。
1、你看到了词中哪些绚丽的色彩?
2、带上缤纷的色彩再读词。
(三)走进西塞山,走进让张志和流连忘返的白鹭谷。(课件播放西塞山风景)
1、说说现在的感受。2、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汇成了《渔歌子》中这样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自由练读,读出美。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四)静静地走进词中这幅迷人的画卷。你一定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写此时脑海中最清晰最动人的一处画面。(配乐)
1、交流。
2、小结:渔歌子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卷。有感情地齐读整首词。
四、贴近词人,品位“钓”之意。
1、师配乐范读《渔歌子》,生想像词人的神情。
(1)用快乐、惬意等神情指名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感受情景,齐读整首词。
2、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
(2)师生互动对读《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3、讨论:张志和为何不归?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1)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2)拓展延伸:补充张志和弃官归隐资料。进一步理解词人“不须归”的深意。
(3)有层次地引导生齐读全词。
4、张志和鱼钩上不放鱼饵,不为钓鱼。他钓到了什么?感受张志和清闲飘逸的心境。(板书:心志平和)
5、结语:读出了词中的画,还读出了词中的人。古代的词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还可以演唱。播放歌曲《渔歌子》。
和渔歌子教案相关的教案:
-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2015-06-03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7 尊严2015-06-03
- 《纪昌学射》教案2015-06-03
- 《牧场之国》的教案2015-06-02
- 四级上册 第27课 乌塔 教案2015-06-02
- 《趵突泉》教案2015-06-02
- 语文园地三 人教版四上教案2015-06-02
- 父亲的菜园- 教案2015-06-01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2015-06-01
- 《幸福是什么》 教案2015-06-01
- 《乡下人家》教案2015-06-01
- 《乡下人家》《牧场之国》整合教案2015-05-31
- 《爬山虎的脚》教案2015-05-31
- 《父亲的菜园》教案2015-05-31
- 《火烧云》教案2015-05-31
- 《乌塔》教案 三2015-05-31
- 《乌塔》教案设计2015-05-31
- 《语文园地三》教案2015-05-28
-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2015-05-28
- 《麦哨》教案2015-05-28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2015-05-27
- 尊严教案2015-05-27
- 《长城》教案2015-05-27
- 22*《牧场之国》教案2015-05-26
- 上一篇:全神贯注教学反思
- 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卡罗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