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案例及反思
《穷人》一文是十一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的重点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读题激疑。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如,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通过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穷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二、深层研读。
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找出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讨论,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
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只局限于课后思考题,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能提出有一定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在讨论中,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品读
朗读重点部分, 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朗读描写桑娜心情忐忑不安的部分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从读中获得感悟,并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四、借助课本剧形式,加深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几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就“桑娜心情忐忑不安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教学案例的实施,部分教学环节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 读题激疑环节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教学环节的进行做了良好的铺垫。
2.表演课本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更对本学习本课的重点进行了升华。
但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这对揣摩人物的心理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加以提高;学生在表演中可以说跃跃欲试,但只是一小部分同学敢于走上讲台,今后仍需致力于调动全体学生表演、表达欲望,为他们加油、鼓气。
《穷人》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穷人》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的教案:
-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32015-05-26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22
-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2015-05-22
- 《藏戏》教案及反思2015-05-22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反思2015-05-21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2015-05-20
-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苏教版2015-05-19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2015-05-19
- 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老北京的春2015-05-19
- 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案例2015-05-19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2015-05-18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8
- 板块预设要为生成留足空间——《十六2015-05-18
-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为人民服务》2015-05-18
-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2015-05-13
- 军神的教学案例2015-05-1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案例2015-05-13
- 《顶碗少年》的 教学案例2015-05-13
- 《穷人》教学案例及评析2015-05-12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12
- 《藏戏》教学案例2015-05-12
- 《草虫的村落》教学案例2015-05-12
- 《学弈》教学实录与反思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