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
这又是一篇与钱有关的记叙文。叙述了地铁站立明为代表的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金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读之使人感慨。
根据本文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去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深入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在由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把语言积累与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回归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
学习课文时,可以结合背诵传统名言或“语文天地”中的名句理解“拾金不昧”的含义。古人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国人一向认为,“义”比生命都重要,更别说金钱了。“路不拾遗”的故事流传两千年。不顾“义” ——事实、良心、真理、信誉、正义、廉耻心等而得来的钱,是“不义之财”。这样的观念,应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
《散落的钞票》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10单元“金钱”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叙述了地铁站立明为代表的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金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读之使人感慨。在这篇课文的写法上,我觉得是对学生作文指导的一篇很好的范文,因此,我想将课文的写法在课文学习完教给学生。而死板的教作文怎样写,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在本课中,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教法。
古人云:“学贵于疑,有疑则进。”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质疑问难,以生为本。在教学中,我常常启发学生质疑。在教学《散落的钞票》第二课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整件事情的经过,学生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学习也感悟到了众人拾金不昧的精神。我让学生回顾课文写法时,张琛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件事情,而开头要写我和立明逛书店和地铁站的情况呢?”听到这一问题,我喜出望外。马上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开始认为是在介绍我和立明,不让“我们”出现的太突然,写地铁站只是为了交代地址,对于这样的答案我当然不满意,于是,我加以引导,问道:“地铁站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学生通过朗读恍然大悟:“地铁站人多才会拥挤,才会将钱挤出来而不被失主发现,也和文章开头的国庆长假吻合起来了。”学生了解到这个问题,但并不满意,于是我让学生继续阅读第一自然段,通过读、想了解第一自然段的作用,学生终于找到了关键句子“我想立明家里生活困难,也就不再坚持。” 我赶紧接过说:“是啊,他们的确很需要钱哪,可他们却能这样——不贪钱,拾金不昧。”学生对文章的写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在写一件事情前不只是要简单的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还要将故事情节进行铺垫,这样更能突出中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便在孩子们的疑中、议中凸显出来了。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2015-06-03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2015-06-01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2015-05-31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2015-05-27
-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2015-05-22
-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反思2015-05-21
- 《黄继光》教学反思2015-05-11
-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2015-05-11
-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反思2015-05-07
- 江南春教学反思2015-05-04
- 《“扫一室”与“扫天下”》 教学反2015-05-03
- 九寨沟 教学反思2015-04-29
- 秉笔直书教学反思2015-04-29
- 《九色鹿》教学反思2015-04-28
- 《散落的钞票》第一课时2015-04-28
- 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2015-04-28
-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4课《秋天》教学2015-04-28
- 感受美 想象美 欣赏美—《走月亮》教2015-04-28
-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2015-04-27
- 《秉笔直书》教学反思2015-04-24
-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2015-04-24
-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2015-04-22
- 《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反思2015-04-22
-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2015-04-22
- 上一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1
- 下一篇: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