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①
【学习目标】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等阅读材料。
二、默读材料,了解大意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⑴ 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⑵ 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⑴ 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相机引导学习: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 速度慢。例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 不精确。例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⑵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 速度快。例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 多媒体。例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 不受地域阻隔。例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⑴ 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⑵ 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
当代:广播、电视和_________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题目:
种类: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三、了解现状,生活拓展
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举几个例子。并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等阅读材料。
二、默读材料,了解大意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⑴ 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⑵ 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⑴ 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相机引导学习: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 速度慢。例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 不精确。例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⑵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 速度快。例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 多媒体。例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 不受地域阻隔。例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⑴ 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⑵ 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
当代:广播、电视和_________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题目:
种类: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三、了解现状,生活拓展
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举几个例子。并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①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①相关的教案: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015-05-04
- 1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2015-05-04
- 《长相思》教学设计2015-05-04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4
-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补充资2015-05-04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5-05-04
- 《落花生》教学设计82015-05-04
- 《草原》教学设计72015-05-04
-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22015-05-04
-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4
-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2015-05-04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42015-05-04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2015-05-03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2015-05-03
- 第九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教学2015-05-03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5-05-03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15-05-03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5-03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3
-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2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2015-05-0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2015-05-02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02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42015-05-02
- 上一篇:《白杨》词句解析
- 下一篇: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