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涕、巫、洛”三个生字,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诗句的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诗
3、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喜欲狂的原因、表现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具准备】杜甫的 生平资料、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目前为止,同学们学了不少诗歌,也认识不少诗人吧?不知道那么还记不记得被称为“诗圣”的是哪位诗人?(一到学生说出“杜甫”。注意学生的发音,适时纠正。)同时哪个朝代的?你们记得他的那些诗歌?
2、今天我们讲学习他的一首与以往风格不大一样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文体介绍
这首诗是绝句还是律诗?它的特点是什么?
七律。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
2、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重点提醒(“妻子、涕、卷”的读音,“蓟、卷、即、襄”的字形
3、请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为全班同学解诗题(教师适时解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闻、官军的意思分别是?)
4、理解新词
剑外、忽传、蓟北、初闻、涕泪、却看、妻子、漫卷、狂、欲、放歌、纵、青春、即
5、理解诗句
(1)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a解释句意
b积累词语:听到喜讯为何还“涕泪满衣裳”?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喜极而泣)
(2)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a解释句意
b看插图,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人物的心情
c想象:诗人离开家乡这几年,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学生讨论)
d由此你可以想象得出诗人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补充:作者兴奋的原因不仅仅是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收战乱之苦
(3)颔联: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a解释句意
b即和便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诗人在此处用有什么目的?
c李白有一句诗和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哪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全诗,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5、总结全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播放录音磁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练习背诵
三、课外延伸
生活中,有没有让人高兴得流泪的事?(提示:奥运健儿领奖时,见到阔别多年的亲友)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在圆满前付出常人想不到的艰辛)现在诗人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了,能不高兴?不流泪吗?让学生带着感情背诵这首诗
四、小结
对于每一个爱国的人来说,都应该把杜甫作为我们学习楷模
五、布置作业
1、抄生字
2、背诵这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案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案例相关的教案: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22
-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2015-05-22
-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苏教版2015-05-19
- 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老北京的春2015-05-19
- 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案例2015-05-19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8
- 板块预设要为生成留足空间——《十六2015-05-18
-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2015-05-13
- 军神的教学案例2015-05-1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案例2015-05-13
- 《顶碗少年》的 教学案例2015-05-13
- 《穷人》教学案例及评析2015-05-12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12
- 《藏戏》教学案例2015-05-12
- 《草虫的村落》教学案例2015-05-12
- 穷人教学案例(第一课时)2015-05-08
- 《学弈》教学案例2015-05-07
- 《穷人》教学案例2015-05-07
- 《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07
- 《穷人》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07
- “香甜甜”的滋味 ──《别饿坏了那2015-05-05
- 凡卡怎会识字——《凡卡》教学案例及2015-05-05
- “拖延”以后的精彩──《凡卡》教学2015-05-04
- 上一篇: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补充习题答案
- 下一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