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
激发学生感激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伟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词。
2.配乐朗读课文。
3.谈读文的感受——母爱。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组织自学。
2.汇报自学。
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读中感悟:
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b.“故乡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诗句让你想起了怎样的情景?
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带来光明、温暖、信心、勇气等允许学生畅谈,引导学生感受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其中渗透着浓浓的母爱。)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节。
3.借助课文结构图师生合作背诵诗歌。
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
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
3.齐读《游子吟》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感受母爱,感谢母亲,激发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实践作业。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阅读有关亲情的文章、诗歌。
(推荐:《同步阅读》之《慈母情深》、《我的母亲》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选一个体现母子情的事物,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
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
激发学生感激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伟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词。
2.配乐朗读课文。
3.谈读文的感受——母爱。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组织自学。
2.汇报自学。
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读中感悟:
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b.“故乡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诗句让你想起了怎样的情景?
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带来光明、温暖、信心、勇气等允许学生畅谈,引导学生感受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其中渗透着浓浓的母爱。)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节。
3.借助课文结构图师生合作背诵诗歌。
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
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
3.齐读《游子吟》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感受母爱,感谢母亲,激发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实践作业。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阅读有关亲情的文章、诗歌。
(推荐:《同步阅读》之《慈母情深》、《我的母亲》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选一个体现母子情的事物,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015-05-04
- 1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2015-05-04
-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2015-05-04
- 《长相思》教学设计2015-05-04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4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5-05-04
- 《落花生》教学设计82015-05-04
- 《草原》教学设计72015-05-04
-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22015-05-04
-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4
-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2015-05-04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42015-05-04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2015-05-03
- 《晏子使楚》教案 (第二课时)2015-05-03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2015-05-03
-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2015-05-03
- 第九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教学2015-05-03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5-05-03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15-05-03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5-03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3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2015-05-0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2015-05-02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02
- 上一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 下一篇:《将相和》习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