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趣为先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类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参与学习,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认识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识字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实践告诉我们识字趣为先。
一、游戏法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游戏融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1.找朋友。如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学生手中,一个学生拿着“现”的生字卡站在讲台上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同学拿着“xiàn”的拼音卡片,边走上讲台边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读拼音认生字,学生既识了字,又玩了个痛快。
2.编字谜。学生好胜心很强,自已能编字谜或猜出字谜,他们感到非常快乐,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乐于参与这一活动,平时教学中注意抓住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谜语,如“告”字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既生动又形象,易猜出谜底,易学易记。
3.摘苹果法。教师先画出果树,再把写有生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果树上。
第一步:巩固识字。先让学生把所有的生字读熟练,并尝试把所有生字的字形记住,规定谁读得最熟练,记得最认真,就请谁上台“摘苹果”。学生为了争取机会,自然个个认真读、用心记、老师巡视指导。识记一段时间后,再请几位学生上台摘下其中的几个苹果。
第二步:拓展识字。先让学生给生字找字形相近的朋友,并且要把所有找出来的生字朋友想办法读准确、读熟练,规定谁找得多、读得熟,就请谁上台“摘苹果” 。同学们有了上台“摘苹果”的欲望,便会主动翻阅书本,主动向同学请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找朋友,读准、读熟字音。当学生的识字潜能与识字优势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极大限度地拓展了识字时,再请学生上台把其中的几个苹果摘下。
第三步:提升识字。所谓“提升识字”是在对生字认识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学会运用。先让学生多角度地从生字中去发现,并用每个生字扩词、说话,规定谁爱观察、会发现、爱动脑会运用,谁就上台把剩下的苹果摘下。学生们的发现与运用都到位后,再请学生上台把苹果摘完。
4、比赛法
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完生字后,进行开火车比赛,赛前小组的同学之间相互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比赛时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评为最佳火车;组词比赛,看谁用生字组的词多;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说话,看谁用的词又多又恰当。这些比赛既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识字效率。
和识字趣为先相关的教案:
- 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体会2015-06-15
- 趣味识字法2015-05-27
- 拼音识字教学游戏介绍2015-05-23
- 《识字一》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22
- 识字教学反思2015-05-11
- 识字交流会2015-04-24
- 开启“创新”之窗--《识字4》教学2015-04-13
- “中国成语识字”教学反思2015-04-09
- 《识字2》教学反思2015-03-18
- 《识字1》教学反思2015-03-15
- 《识字一》教学反思2015-03-15
- 《识字》教学反思2015-03-07
- 《识字3》教学反思2015-03-02
- 《识字6》反思2015-03-02
- 识字3教学反思2015-02-27
- 融会贯通 独立识字——《识字交流会2015-01-30
-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教2015-01-19
- 识字课的教学反思2015-01-04
- 快乐的识字教学2015-01-03
- 创设氛围 愉悦识字2014-09-05
- 让快乐走进识字教学2014-07-15
- 自主识字 自得其乐--《棉鞋里的阳2014-07-11
- 依据方法、活化识字教学2014-06-24
- 二年级〈〈识字1〉〉反思2014-06-10
- 上一篇:《养花》教学反思
- 下一篇:大同小异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