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随堂练习——提高篇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
2.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具有尊严品格的人,选择一两个你所熟悉的,读一读他们的故事,课余时间大家一起来讨论交流。
3.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乞丐都很年轻,不劳而获,跪在大街上接受别人的施舍。对此,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不吃嗟来之食
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谢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终饿死在路边。
交流: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千古,激励着无数后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徐悲鸿怒斥洋学生
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3.人最可贵的品质是有自己的尊严。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伸出双手去向人家乞讨,这种行为是可耻的,这样去乞讨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同情,相反,只会让别人更加鄙视和唾弃你。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劳动,为自己赚得生活费。
《尊严》随堂练习——提高篇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尊严》随堂练习——提高篇相关的教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7 尊严2015-06-03
- 尊严教案2015-05-27
- 尊严教学设计2015-05-26
-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6
- 《尊严》习题精选2015-05-26
- 《尊严》教学实录2015-05-13
-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提高篇2015-05-12
- 7、尊严练习题2015-05-11
-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提高篇2015-05-08
- 7 尊严 (第二课时)2015-05-07
- 尊严教学反思2015-04-21
- 《尊严》教学设计2015-04-09
- 《尊严》导学案 ( 第一课时)2015-03-30
- 在情境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可爱2015-02-10
-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2014-09-29
- 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教学设计2013-03-04
- 上一篇:习作1 教案(苏教版第七册)
- 下一篇:《田园诗情》练习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