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秘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可前收集有关动物的不同的生存规律,特别是本能地躲避灾难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想一想幼龟是如何遇难的,你怎么看待幼龟遇难这件事?
三、让我们从“幼龟遇难”这件事来理解一下什么是“自然之道”
1、请同学们自渎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讲什么?
2、设想一下“幼龟离巢”的几种可能性:
幼龟侦察兵发现外面情况安全,接下来会如何行动?
课文中幼龟侦察兵为何“踌躇不前”?面对这突然而至的危险,假如没有我们人类的干涉,幼龟侦察兵又会怎样做?
3、你还设想到哪些不同的场面?
小结过度:这就是“自然之道”,小海龟们以他们特有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得以生存。可是我们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类却干了一件——出示句子:“愚不可及的蠢事”
4、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蠢事?结果如何?
5、我们为什么会赶这样的蠢事?面对结果,心情如何?
6、指导读课文最后两段
四、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练笔)
五、课外拓展:
1、讨论交流:学生可前收集有关动物的不同的生存规律,特别是本能地躲避灾难的事例
2、你自己做过或是见别人做过违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吗?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
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
当人自做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1、继续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可前收集有关动物的不同的生存规律,特别是本能地躲避灾难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想一想幼龟是如何遇难的,你怎么看待幼龟遇难这件事?
三、让我们从“幼龟遇难”这件事来理解一下什么是“自然之道”
1、请同学们自渎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讲什么?
2、设想一下“幼龟离巢”的几种可能性:
幼龟侦察兵发现外面情况安全,接下来会如何行动?
课文中幼龟侦察兵为何“踌躇不前”?面对这突然而至的危险,假如没有我们人类的干涉,幼龟侦察兵又会怎样做?
3、你还设想到哪些不同的场面?
小结过度:这就是“自然之道”,小海龟们以他们特有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得以生存。可是我们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类却干了一件——出示句子:“愚不可及的蠢事”
4、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蠢事?结果如何?
5、我们为什么会赶这样的蠢事?面对结果,心情如何?
6、指导读课文最后两段
四、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练笔)
五、课外拓展:
1、讨论交流:学生可前收集有关动物的不同的生存规律,特别是本能地躲避灾难的事例
2、你自己做过或是见别人做过违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吗?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
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
当人自做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大自然的秘密》第二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大自然的秘密》第二课时相关的教案: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依依惜2015-05-23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成长足2015-05-23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案2015-05-22
-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2015-05-21
- 新课标六年下《北京的春节》教案(第2015-05-21
-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下《藏戏》第二课2015-05-20
- 《顶碗少年》第一课时2015-05-18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依依惜2015-05-18
-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18
-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13
-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课2015-05-13
-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2015-05-13
-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13
- 《小抄写员》 (第二课时)2015-05-12
- 20、詹天佑 第二课时2015-05-11
-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导学案2015-05-11
-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8
- 穷人教学案例(第一课时)2015-05-08
-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2015-05-07
-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说课设计2015-05-07
- 6、怀念母亲(第一课时)2015-05-05
- 20《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3
- 上一篇:渗透人文,激发兴趣——《童年的朋友》教学案例
- 下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