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
体验角色,让学生享受“代人物言说”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人物有角色的文章较多。这类文章,往往情感意蕴丰富,留白的空间较大,值得咀嚼品味。学生如果能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并在角色体验中披文入情——无疑,这样的阅读和对话都是快乐的。
【案例】(来源:《平平搭积木》)
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之后——
生:(齐)“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师:(亲切地问)“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生:(齐)“一间给爷爷和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师:平平,平平,你为什么要搭一间房子给爷爷和书住呢?(曾有孩子质疑。)
生:因为爷爷很爱书,有很多很多的书,有一个书房才可以安静地看书,所以我搭一间房子给爷爷和书住。
师:真是乖孙女儿!(众笑,发言孩子笑得特别甜。)
师:(急切地问)“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生:(齐)“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指导读出抑扬变化。)
师:平平,平平,为什么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啊?
生1:因为我有一间房子多啊!(笑)
生2:可是,没有房子住的人太可怜了,所以我要搭房子给他住。
生3:没有房子住的人有时要住在大街上,很冷很冷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生4:有些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非常需要房子;我们住得好,如果能够帮助他们,不是更好吗?
师:哦,多么善良的平平!平平,平平,你还要搭房子吗?
生:(齐读)“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
在诗歌一问一答的朗读中,几乎没有技巧的指导,但教师或亲切或急切的言语示范,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真实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当成主人公“平平”。这不是单纯的诗歌朗读,伴随着朗读的是穿插其间的师生对话,是学生移情体验后的理解和表达——随着“话筒”的传递,学生互相启发,流淌出极其生活化的语言,流露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
教学中的角色体验,其实就是引领学生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零距离”体验作者的体验,体验人物(可能是文中人物、也可能是隐含着的人物)的体验,感同身受,代其言说。这一教学策略,可以很自如地进入课文。然后进行角色品味和触摸,再读文本,便能读出声音,读出画面,读出喜欢来。
平平搭积木
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房子,给大家住。
《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相关的教案:
- 《平平搭积木》案例反思2015-05-21
- 《乌鸦喝水》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20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2015-05-20
- 《阳光》教学案例2015-05-19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2015-05-19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2015-05-19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案例2015-05-19
- 《平平搭积木》第一课时教案2015-05-19
- 司马光教学案例2015-05-18
- 《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案例2015-05-18
- 《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点评2015-05-18
- 《操场上》教学案例2015-05-13
- 《春雨的色彩》教学案例2015-05-12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2015-05-12
-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2015-05-12
- 《口耳目》教学案例及点评2015-05-11
-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1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2015-05-07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2015-05-07
- 快乐的节日教学案例2015-05-07
- 有趣的“石子”之路——《美丽的小路2015-05-05
- 《看电视》教学案例第二课时2015-05-04
- 《平平搭积木》练习2015-05-03
- 《汉语拼音j、q、x》教学案例2015-05-03
- 上一篇:《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之四
- 下一篇:《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