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词语理解
【奚落】
〖理解〗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例句〗
他总爱奚落别人。
【谦虚】
〖理解〗
指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例句〗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懦弱】
〖理解〗
软弱无能;不坚强。
〖例句〗
直到危急关头,才看出他性格懦弱。
【轻蔑】
〖理解〗
轻视;不放在眼里。
〖例句〗
面对敌人的胁迫,刘胡兰丝毫没畏惧,她用轻蔑的目光看了看敌人,然后大义凛然地走向铡刀,英勇就义。
【争辩】
〖理解〗
争论;辩论。
〖例句〗
讨论会上,同学们相互争辩,气氛很热烈。
【恼怒】
〖理解〗
生气,发怒。
〖例句〗
他的做法使其他同学很恼怒。
【相提并论】
〖理解〗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例句〗
鼓风机和木风箱的效力不能相提并论。
【和睦】
〖理解〗
相处得好;不争吵。
〖例句〗
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羞耻】
〖理解〗
不光彩;不体面。
〖例句〗
当着大家的面,他居然不知羞耻地炫耀起他那并不光彩的过去。
【流逝】
〖理解〗
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例句〗
时光流逝,转眼间孩子们都长大了。
【覆灭】
〖理解〗
全部被消失。
〖例句〗
经过战士们的奋勇抵抗,敌人全军覆没了。
【荒凉】
〖理解〗
人烟少;冷清。
〖例句〗
洪水退去,整个村子一片荒凉。
【惊讶】
〖理解〗
惊异。
〖例句〗
这事让他十分惊讶。
【光洁】
〖理解〗
光亮而洁净。
〖例句〗
在灯光的照耀下,平滑的大理石显得格外光洁。
【兴奋】
〖理解〗
本课指振奋激动。
〖例句〗
没有比这更能让人兴奋了。
〖理解〗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例句〗
他总爱奚落别人。
【谦虚】
〖理解〗
指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例句〗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懦弱】
〖理解〗
软弱无能;不坚强。
〖例句〗
直到危急关头,才看出他性格懦弱。
【轻蔑】
〖理解〗
轻视;不放在眼里。
〖例句〗
面对敌人的胁迫,刘胡兰丝毫没畏惧,她用轻蔑的目光看了看敌人,然后大义凛然地走向铡刀,英勇就义。
【争辩】
〖理解〗
争论;辩论。
〖例句〗
讨论会上,同学们相互争辩,气氛很热烈。
【恼怒】
〖理解〗
生气,发怒。
〖例句〗
他的做法使其他同学很恼怒。
【相提并论】
〖理解〗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例句〗
鼓风机和木风箱的效力不能相提并论。
【和睦】
〖理解〗
相处得好;不争吵。
〖例句〗
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羞耻】
〖理解〗
不光彩;不体面。
〖例句〗
当着大家的面,他居然不知羞耻地炫耀起他那并不光彩的过去。
【流逝】
〖理解〗
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例句〗
时光流逝,转眼间孩子们都长大了。
【覆灭】
〖理解〗
全部被消失。
〖例句〗
经过战士们的奋勇抵抗,敌人全军覆没了。
【荒凉】
〖理解〗
人烟少;冷清。
〖例句〗
洪水退去,整个村子一片荒凉。
【惊讶】
〖理解〗
惊异。
〖例句〗
这事让他十分惊讶。
【光洁】
〖理解〗
光亮而洁净。
〖例句〗
在灯光的照耀下,平滑的大理石显得格外光洁。
【兴奋】
〖理解〗
本课指振奋激动。
〖例句〗
没有比这更能让人兴奋了。
《陶罐和铁罐》词语理解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陶罐和铁罐》词语理解相关的教案:
- 陶罐和铁罐练习题2015-06-04
- 《燕子》词语解释2015-06-02
- 《陶罐和铁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1
- 《科利亚的木匣》词语2015-06-01
- 《陶罐和铁罐》词语2015-05-31
- 《矛和盾的集合》词语2015-05-22
- 《燕子》词语2015-05-21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015-05-13
- 《矛和盾的集合》词语理解2015-05-13
- 陶罐和铁罐教案2015-05-11
- 《给予树》词语2015-05-04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2015-04-27
- 《一次成功的实验》词语2015-04-20
- 《狮子和鹿》词语2015-04-13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015-04-12
- 《科利亚的木匣》词语理解2015-04-04
- 采用词语突破法 读中感悟2015-03-13
- 课文 27 陶罐和铁罐|课标教材2015-02-05
- 27《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三2014-10-20
- 27《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二2014-10-20
- 27《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2014-10-20
- 27《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2014-10-20
- 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六2014-10-20
- 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五2014-10-20
- 上一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案例
- 下一篇:《咏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