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导入设计
[导入设计一]
1 出示句子,并引导学生读一读。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师:你们知道这些话是谁说的吗?(生答:孔子。)请把你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生自由谈)
3 师出承孔子头像并简介孔子。
4 师:孔子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可是有一次。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却难倒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之后,就明白了。
5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程。师提问: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有什么问题吗?
[导入设计二]
1 师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引导生齐读课程。
2 师:谁能背一背含有“日”字的诗句呢?
3 生自由背相夫的诗句。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着瀑布挂前川。”“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4 师:在这些诗句中,“日”字可以怎么解释呀?那“两小儿辩日”的“日”是什么意思呢?课题意思就是——两个小孩争论太阳。他们争论太阳的什么呢,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来解决问题。
[设计分析]
设计一通过展示孔子的名言以及交流孔子的资料来初步认识孔子,知道孔子博学多才,被称为“圣人”,应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崇拜的“圣人”却被两个小孩子给难住了,怎么可能呢?通过制造悬念,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设计二采取温故而知新的方法解读课题,通过背诵一些熟悉的诗句理解“日”的字义,释题、引申,通过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并让学生悟出课题的意思,从而消除了学生初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引发他们学习新课程的兴趣。
虽然两个导入的设计切入点不同,但却能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马缰,集中学生注意力较快地进入正题,显得不蔓不枝,简洁明快。
《两小儿辩日》教学导入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两小儿辩日》教学导入设计相关的教案:
-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32015-05-26
- 孰为汝多知乎──民主精神的光辉──2015-05-26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52015-05-26
- 《文言文两则》教学参考2015-05-23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2015-05-23
- 5 手指(教学设计)2015-05-2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2015-05-23
- 《匆匆》教学设计52015-05-23
- 21*《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2015-05-23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2015-05-22
-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2015-05-22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15-05-22
-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2015-05-22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2015-05-22
- 《匆匆》教学设计42015-05-21
- 《山中访友》教学片段2015-05-21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反思2015-05-21
- 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别饿坏了那2015-05-21
- 藏戏的教学设计2015-05-20
- 《索溪峪的“野”》“构筑理想课堂”2015-05-20
- 上一篇:《别挤啦》教学设计
- 下一篇:《古诗两首 石灰吟 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