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固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词句.
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
预设问题:
1.细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批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想想文章的写作特点,谈谈你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亲人指的是谁?
(2)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结下了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他们分别时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令人感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感悟。
二、自主阅读提纲
细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批注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三:汇报展示
1“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和眼了……..”
(1)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
(2)读这句话时,让我想起一首古诗。
2“几年来,您为我们付…….。”
(1)从“多少”可以看出大娘为志愿军做过的事很多。(2)除了课文提到了缝衣服,想大娘还为志愿军做过什么了,“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3(1)从“冒着炮火,穿过硝烟。”可以看出朝鲜人民不顾生命危险,更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
(2)从“很多同志感动的流下眼泪”这句可以看出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感谢之情。
(3)“雪中送炭”用的好,用雪中送炭造句。
4“同志们伤心的痛苦……”
(1)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2)妈妈牺牲时没有哭,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
5“您为我们付出了…...”
(1)这样高的代价——血的代价。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6写作特点
(1)前三段,每段都以祈使句开头,以反问句结尾,中间是叙事。
(2)后三段,运用直接抒情的写法。
(3)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
三、拓展延伸
(1)推荐大家阅读《谁是最可爱得人》,《一千里江山》,流行歌《声中做谊》。
(2)小练笔。
写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的.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固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词句.
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
预设问题:
1.细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批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想想文章的写作特点,谈谈你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亲人指的是谁?
(2)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结下了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他们分别时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令人感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感悟。
二、自主阅读提纲
细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批注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三:汇报展示
1“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和眼了……..”
(1)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
(2)读这句话时,让我想起一首古诗。
2“几年来,您为我们付…….。”
(1)从“多少”可以看出大娘为志愿军做过的事很多。(2)除了课文提到了缝衣服,想大娘还为志愿军做过什么了,“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3(1)从“冒着炮火,穿过硝烟。”可以看出朝鲜人民不顾生命危险,更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
(2)从“很多同志感动的流下眼泪”这句可以看出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感谢之情。
(3)“雪中送炭”用的好,用雪中送炭造句。
4“同志们伤心的痛苦……”
(1)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2)妈妈牺牲时没有哭,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
5“您为我们付出了…...”
(1)这样高的代价——血的代价。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6写作特点
(1)前三段,每段都以祈使句开头,以反问句结尾,中间是叙事。
(2)后三段,运用直接抒情的写法。
(3)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
三、拓展延伸
(1)推荐大家阅读《谁是最可爱得人》,《一千里江山》,流行歌《声中做谊》。
(2)小练笔。
写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的.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015-05-04
- 1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2015-05-04
- 《长相思》教学设计2015-05-04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4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5-05-04
- 《落花生》教学设计82015-05-04
- 《草原》教学设计72015-05-04
-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22015-05-04
-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4
-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2015-05-04
- 《再见了亲人》续篇2015-05-04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42015-05-04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2015-05-03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2015-05-03
-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2015-05-03
- 第九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教学2015-05-03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5-05-03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15-05-03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5-03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3
-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2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2015-05-0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2015-05-02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02
- 上一篇:《桂花雨》教学建议
- 下一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