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 教学思路
一、出示《猫》的片段
1、指名读。
2、选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还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3、老舍先生除了写作之外,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4、揭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课后题1、你是用什么查字法查的
2、小结查字方法。
3、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4、说说词语的意思。
三、研讨课文
1、听录音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3、指名读第一段。
4、老舍先生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他没有功夫支研究和试验。那么老舍先生是怎么养花的呢,在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第二、三段)
5、指名读第二段,纠正朗读错误。
6、谁利用“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来说说什么是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也可提示《桃花心木》一课)
7、挑选了好种易活的花之后,接下来该怎样呢?指名读第三段。
8、找到了好种易活的花之后,(出示)“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指名读后问你能体会老舍对花的感情吗?(爱花,待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再读。
9、过渡: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说说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答后读最后一段。
10、、你们能不能把这些乐趣分类?(喜、优、笑、泪是一类,花、果、香、色是一类,劳动、见识是一类。)(板书)
11、喜、忧、笑、泪是人的思想感情,是情趣之乐;花、果、香、色是养花的成果,是成果之乐;既需劳动,又长见识,是养花的意义之乐。
12、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13、小组讨论:用课文具体的事例说说作者养花的乐趣。
找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14、师生接读最后一段。有喜-有忧……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5、出示:养花可以( ),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
16、小结:讲的真好。作者掌握了养花的门道,是为了天天照管花草,在他眼里,花草象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近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1、指名读。
2、选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还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3、老舍先生除了写作之外,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4、揭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课后题1、你是用什么查字法查的
2、小结查字方法。
3、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4、说说词语的意思。
三、研讨课文
1、听录音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3、指名读第一段。
4、老舍先生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他没有功夫支研究和试验。那么老舍先生是怎么养花的呢,在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第二、三段)
5、指名读第二段,纠正朗读错误。
6、谁利用“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来说说什么是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也可提示《桃花心木》一课)
7、挑选了好种易活的花之后,接下来该怎样呢?指名读第三段。
8、找到了好种易活的花之后,(出示)“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指名读后问你能体会老舍对花的感情吗?(爱花,待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再读。
9、过渡: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说说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答后读最后一段。
10、、你们能不能把这些乐趣分类?(喜、优、笑、泪是一类,花、果、香、色是一类,劳动、见识是一类。)(板书)
11、喜、忧、笑、泪是人的思想感情,是情趣之乐;花、果、香、色是养花的成果,是成果之乐;既需劳动,又长见识,是养花的意义之乐。
12、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13、小组讨论:用课文具体的事例说说作者养花的乐趣。
找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14、师生接读最后一段。有喜-有忧……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5、出示:养花可以( ),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
16、小结:讲的真好。作者掌握了养花的门道,是为了天天照管花草,在他眼里,花草象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近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和养花 教学思路相关的教案:
-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32015-05-26
- 孰为汝多知乎──民主精神的光辉──2015-05-26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52015-05-26
- 《文言文两则》教学参考2015-05-23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2015-05-23
- 5 手指(教学设计)2015-05-2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2015-05-23
- 《匆匆》教学设计52015-05-23
- 21*《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2015-05-23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2015-05-22
-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2015-05-22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15-05-22
-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2015-05-22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2015-05-22
- 《匆匆》教学设计42015-05-21
- 《山中访友》教学片段2015-05-21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反思2015-05-21
- 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别饿坏了那2015-05-21
- 藏戏的教学设计2015-05-20
- 《索溪峪的“野”》“构筑理想课堂”2015-05-20
- 上一篇:7,彩色的翅膀 作业设计
- 下一篇:《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