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十二: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p36-37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七第1题,做完后再说一说计算法则。
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取商的近似值应注意什么?
取商的近似值时要看清题目要求,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就除到后面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完成练习七第2题。
4、计算除法时,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
5、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 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 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总结
注: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
课后小记:
由于请学生在课前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第一次要求他们写复习提纲,所以本课教学比较顺畅,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主动写复习提纲对单元整理复习效果好。
但一课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较紧张,所以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单元知识的归纳整理,第二课时再完成部分练习的指导。
在解决问题环节,我觉得新课标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确实灵活多了,有的图文结合、有的题目中有隐含的条件,还有的需要统一单位后再列式计算……许多学生只要稍一大意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错,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如36页第2题,许多学生就因没认真审题落入了“陷阱”中。因为要求的问题是“平均每本书便宜了多少钱”,而条件中告诉我们的却是一套4本的书价,所以要注意除以4。
又如37页第4题,学生看似简单却极易在路程、时间上产生负迁移。因为以往解决行程问题都是用路程除以时间求速度,所以大家习惯地列成1.5除以9.7加2的和。但实际上此题要求的是“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钟”,正确算式应该是将时间除以路程。按道理即使先求速度(即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再用1千米除以速度同样能得出正确结果,可此题用1.5除以11.7又恰巧除不尽,所以在教学中方法只好统一。
课题十二:整理和复习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课题十二:整理和复习相关的教案: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二课时 复习2015-05-07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三课时 复习2015-05-07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5,整2015-05-05
- 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2015-05-04
- 课题二:有关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应用题2015-05-03
- 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应用2015-05-02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理和2015-04-30
- 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2课时 观察物体和2015-04-30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理和2015-04-28
-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 1:平行2015-04-25
- 八、总复习2015-04-25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6.分数和小数2015-04-25
- 课题六:连除、除加和除减2015-04-25
- 课题四: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2015-04-24
-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2015-04-24
- 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4课时 可能性和编2015-04-23
- 复习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2015-04-23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2015-04-22
- 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3课时 简易方程2015-04-21
- 整理与练习(2)_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2015-04-21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因2015-04-21
- 整理与练习(1)_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2015-04-14
- 小数的四则运算复习_苏教版小学数学2015-04-14
- 课题:找质数2015-04-14
- 上一篇: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4课时 可能性和编码
- 下一篇:第八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